(北海29日訊)北海鬥母宮配合創宮50周年金禧紀念慶典,將於9月13日至19日,一連7天啟建“金籙羅天大醮”;屆時將奉請天上1200尊神明臨壇賜福,開創我國首場最隆重莊嚴的道教盛會,也是東南亞規模最大醮會。
醮會副總務孫祥光今日在該宮舉行的記者會說,有很多人都不明白羅天大醮是指什麼,其實“醮”在《說文解字》的解釋是冠娶禮祭。
“這也可以說有兩個意義,一是指古代冠、娶之禮;二是指祭祀。顯然,羅天大醮的‘醮’就是祭祀,意即大型的祭祀神明儀式。”


孫祥光:7法事科儀供信眾結緣
他說,此次大醮會共有7項法事科儀供善信參與結緣,分別為“禮鬥”、“金榜題名”、“超度”、“長生寄庫“、“填納庫錢”、“添補財庫”及“點燈”。
“’鬥’是指人的本命元辰,鬥內法器主要為鬥、米、燈、簽、尺、秤、劍、鏡、剪涼、傘、算盤及令旗,讓信眾恭請回家,在神明的護持下,讓元神福氣飽滿,加強能量,消災賜福、招財進寶、合家平安。”
他補充,“長生寄庫“和“填納庫錢”,前者是為在生的親屬或自身依據所屬生肖(地支)填還,以增加功德、福壽綿開、財源廣進;後者則是為往生的親屬依據亡者所屬生肖(地支)填還,使亡者超拔救度,轉世投胎,積有福報,來生永無災難。
他指出, “添補財庫”就是增加自己的財源 ,讓財庫充盈,並守住錢財。而與“金榜題名”結緣的信眾,其姓名將題名在金榜內,由道長普呈上天以作表揚其捍衛及弘揚道教的精神。
醮會副總務陳治中補充,恭請回家的禮鬥不需放在神台或上香,放在辦公室或風水好的地方也可以。
出席者包括理事會主席拿督許遠達、醮會副主席黃威華、總務呂良輝、醮會財政陳治成、理事會副總務羅文俊及工委林輝煌。
海內外16間宮觀 逾300道長參與
該宮理事會主席拿督許遠達指出,“金籙羅天大醮”已邀得來自中國、香港、台灣、澳門、新加坡和大馬等地16間宮觀,共300多位道長,一起承壇9個內壇和5個外壇,這個屬於道教大規模綜合儀禮及科儀。
他說,該宮在創宮40周年啟建的醮會,共奉請天上360尊神明臨壇,但此次“金籙羅天大醮”卻有多達1200尊神明請降結緣,為道教齋醮科儀中最高規格的祭天神儀式。
“大醮會的開銷龐大,獲得海內外的宮觀讚助和承擔,同時也呼籲信眾踴躍參與和結緣。”

他披露,理事會早在2015年就開始討論,要在2020年配合北海鬥母宮創宮50周年啟建大醮會事宜,並於2017年正式啟動這項計劃,以在2019年投入籌備工作,但2020年因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而展延,直至2022年才重啟。
“很多海外宮廟不理解為何該宮今年已邁入54周年,卻才要慶祝創宮50周年慶典,所以希望本地信眾也能了解整個原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