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道教信仰與文化交流中心,北海鬥母宮在今年迎來曆史性的一刻,特別籌劃創宮50周年金禧紀念慶典,其中3個受矚目的重點活動,分別是我國首場“金籙羅天大醮”盛會、鬥母九皇信仰文化樓開幕,以及“亞洲民族文化藝陣妝藝大遊行”。

上述活動於9月13日開始舉行至22日。一連10天的系列精彩活動,吸引上萬人參與,再度讓北海鬥母宮聲譽遠播。

(1)“太上覃恩金籙羅天大醮”,於9月13日至19日,一連舉辦7天。此乃道教齋醮科儀中,最高規格的祭天神儀式,並邀得來自中國、香港、台灣、澳門、新加坡和大馬等地16間宮觀,共300多位道長,一起承壇9個內壇和5個外壇,同時奉請天上1200尊神明臨壇賜福。


(2)四層樓“鬥母九皇信仰文化樓”,於9月20日(周五)隆重開幕“,內含齋堂、講堂、講座室、會議室、宿舍、鬥母九皇文化展覽館、道教文化和數據中心,旨在傳承和弘揚鬥母九皇信仰,為信眾提供一個深入了解道教文化的場所。

(3)“亞洲民族文化藝陣妝藝大遊行”,於9月21日(周六)傍晚6時舉行,彙聚來自國內外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團隊,其中重點藝陣表演團體,是已有300多年曆史,來自中國潮汕普寧的富美青年英歌隊,作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民眾呈獻一場絢麗多彩的文化盛宴。

(4)“創宮金禧50普天同慶福慧晚宴”,於9月22日(周日)晚上8時,在北海會展中心舉辦,並筵開300席。
■許遠達:50周年宮慶 因疫情延至今年舉辦

北海鬥母宮理事會主席兼金禧宮慶慶委會主席拿督許遠達指出,理事會早在2015年就開始討論,要在2020年配合該宮創宮50周年啟建大醮會事宜,並於2017年正式啟動這項計劃,2019年投入籌備工作,但2020年因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而展延,直至2022年才重啟。
他說,籌辦和啟建“金籙羅天大醮”不是一件易事,慶委會很榮幸獲得香港道教協會主席兼香港蓬瀛仙館副理事長梁德華道長的鼎力相助,擔任醮務總顧問。

“在過去幾年,在醮務總顧問的安排下,前後數次到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和新加坡,拜訪多間承壇宮觀,以及中國中央宗教局統戰部,以讓大醮會活動得以成功和圓滿地完成。”
■方炎華:感謝16承壇宮觀 支持參與“金籙羅天大醮”

該宮信理員兼金禧宮慶慶委會大會主席拿督斯裏方炎華,非常感謝16個承壇宮觀,即中國北京白雲觀、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西安萬壽八仙宮、武當山道教協會、上海城隍廟、福建省道教協會、香港蓬瀛仙館、嗇色園黃大仙祠、澳門道教青年協會、澳門圓定慈惠堂、台北鬆山慈惠堂、丹心宗壇、新加坡、菜芭城隍廟、新加坡道教總會、檳州北海靈應壇和馬來西亞慈惠堂等,全力支持與參與“金籙羅天大醮”盛會。
“在這10天,我們也共同見證了‘鬥母九皇信仰文化樓’開幕和‘亞洲民族文化藝陣妝藝大遊行’,這些活動都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其獨特魅力和巨大的成功。”
他說,此次盛會,有助於推動地方經濟增長和旅遊,繼而提升檳州的旅遊和經濟發展,活動期間的精彩體驗,絕對可讓海外嘉賓和表演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亞洲民族文化藝陣妝藝大遊行 呂良輝:視聽覺文化盛宴

該宮會務顧問兼金禧宮慶慶委會總務呂良輝指出,“亞洲民族文化藝陣妝藝大遊行”是一場文化盛宴,該宮邀請來自國外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團隊,包括中國潮汕普寧富美青年英歌隊、台灣蘆州護天宮神將會北管及哨角隊、泰國坤敬樂曼金龍登高柱、新加坡中蓮殿武英將協會(八將團及官將首),以及中國湛江市吳川飄色藝術團等。


至於國內表演團體,計有柔佛新山洪揚體育會高蹺隊、柔佛鎮安古廟潮州大鑼鼓隊、巴生福建鼓隊、北海鬥母宮電音三太子、民族舞蹈團和龍獅神將會、檳城扯鈴協會、北馬大旗鼓公會、檳州大旗鼓公會、威省北海大旗鼓公會、檳城各舞獅團的舞獅,以及馬來西亞鬥母宮九皇大帝總會屬下約30輛的聖宮花車,前來為大家呈獻精彩的表演。


他說,慶委會也邀請各國嘉賓,包括來自泰國、中國大陸及港澳台、新加坡、澳洲及俄羅斯等,還有表演者近1000人外賓聚集在北海,齊赴這場別開生面的大遊行。
■曹觀友:檳州不同宗教 互相理解寬容

檳首長曹觀友指出,檳城相比其他州是華人比較多的州屬之一,檳城華人對社會事務展現了高度的熱情和積極參與精神。 無論是在教育領域、社團活動,還是在宗教團體的支持上,都作出了巨大貢獻,也是對國家建設的重要推動力。
他強調,在檳州,不同宗教之間也通過互相理解與寬容,共同締造一個和諧共處的社會。 各族人民、各宗教信徒及多元文化互相交融,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多樣性和深厚的社會和諧氛圍。
“而北海鬥母宮成立至今已有50年曆史,每年都有很多華人善信虔誠膜拜。善信們還通過立德行善,修身養性,積極推動公益慈善事業,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林冠英:北海鬥母宮 國內主要旅遊景點

峇眼國會議員林冠英指出,其峇眼選區的北海鬥母宮,是道教屬下鬥母九皇信仰的重要宗教膜拜場所,同時也是國內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北海鬥母宮在曆屆理事會主席和成員通力合作,以及善信熱心支持下,宮務進展順利。富麗堂皇的宮殿,以及全新落成的鬥母九皇信仰文化中心大樓,是道教文化主要的地標 ,不僅是鬥母九皇信徒的成就,也是華裔的光榮。”
■彭心慈:弘揚道教精神 延續中華傳統文化

雙溪浮區州議員彭心慈指出,在其州選區的北海鬥母宮,是檳州鬥母九皇信仰的中流砥柱,無論是本地信眾或是遠道而來的遊客,皆能在此領略到宗教的 神聖與文化的厚重。
“鬥母宮不僅是膜拜鬥母九皇大帝的聖地,更是弘揚道教精神、延續中華傳統文化的堅實堡壘,四方善信齊聚一堂,香火鼎盛,這一切充分彰顯理事會精誠團結,宮友信眾 鼎力支持,合力成就了鬥母宮今日的輝煌。”
■李賢源:北海鬥母宮 支持總會

馬來西亞鬥母宮九皇大帝總會總會長拿督李賢源指出,總會於1998年創立,一直獲得各州鬥母宮包括北海鬥母宮的支持,總會的宗旨是團結全國皇爺信徒,全國 各宮在總會旗幟下團結一致,推廣與發揚九皇大帝信仰與精神。
他說,北海鬥母宮發展至今,已不僅擁有宗教信仰,也具備了不少社會功能,多年來陸續設立施醫贈藥組、文教組、康樂之家和立善之家,在慈善、教育及 醫療方面,為社會做出貢獻。
■北海鬥母宮 曆史背景
北海鬥母宮創宮於1970年,在過去54年,在先賢們的努力下,經過了2次購地委員會和3期建委會,把原先亞答屋的暫時宮廟,發展成現今占地8萬平方尺,一座巍峨壯觀的三殿連接式宮廟,以及一道環繞四周的山門牌坊和圍牆。
該宮作為曆史悠久的宗教組織,不僅承載著先賢的智慧和信念,更是社區凝聚力和文化傳承的象征。該宮除了積極推廣正信宗教信仰,也從不間斷在文化、醫療、教育和慈善等領域,為社會作出不少貢獻。
其中,施醫贈藥組更是不分種族宗教,為附近居民及貧困人士提供免費醫療服務。
此外,該宮每年也舉辦新春廟會、新春夜市、拜天公、元宵節、中秋晚會、各類文化表演等活動,與民同歡;每年九皇誕期間,更是帶動素食餐飲業,推動地方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