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總是善忘的,而被忘記的事情並沒有太久遠,隻不過是距離現在3年前的新冠肺炎疫情。
那時,大家每天膽戰心驚盯著各國死亡、染疫人數創新高,政府為防堵病毒侵害實施行動管製令,人人注射疫苗戴口罩。
如果不幸雙線呈陽性,確診感染病毒,就隔離多天直到自我檢測病毒呈單線陰性為止。
那時嚴密的行動管製令實施期間,街道上空無一人,成為了人類曆史上大規模空城奇觀,戒嚴期間商業運作停頓,社交活動停止,大家每天在家煮,出門隻是采購維持生命所需的食品。
那時,就連身邊有人打個噴嚏,咳嗽一聲,都人心惶惶,擔心對方是否身體不適,更會注意自己的口罩有否緊密,擔憂病毒“奪縫而入”。
疫情肆虐隨後逐漸受控下來,商業領域逐步開放,經濟漸漸複甦起來,起初人們的公共衛生意識還很強烈,出門依舊戴口罩,不敢太靠近陌生人,直到進一步開放和所有禁令解除,疫情的危害性不再強烈,人們開始恢複原有的生活。
看看公共場合,類似咖啡廳這種密不透風的室內冷氣環境,竟然有顧客,可以大打噴嚏起來,忘我的大聲咳嗽,即使自己生病了也沒戴口罩,打噴嚏咳嗽時沒有用手捂住或控制其“噴濺”範圍。
看看廁所,公眾根本不再妥善處理抹過口沫的紙巾,沒有丟好在垃圾桶裏。
看看小販攤,絕大部分小販,也直接用手處理“親密接觸”你即將放進口裏的食物,還有在戴口罩、手套習慣的小販,就要給他們一個讚。
再看看宴會,是最令人大搖頭的地方,有些宴會沒準備公筷母匙,賓客們也沒有想到衛生問題而向服務員要求公筷母匙,大家的湯匙,直接在中央的菜肴裏,大撈特撈。
那場奪命無數、耗資抗疫無數並帶給無數人們慘痛經曆的全球疫情,所教會大家的衛生習慣已忘卻,而人們從未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