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羅士打23日訊)吉水災疏散中心人滿為患! 無法登記遷入中心的災黎抱怨真正受災者,反領不到合計2000令吉援助金,有欠公道。
吉州尤其哥打士打縣各疏散中心人滿為患,儘管有新開放的疏散中心,卻因地方距離住家遠,以及各種因素,導致災黎無法人住。
一些災黎查詢疏散中心爆滿外,只能作罷;也有災黎是因行動不便,寧願呆在住家樓上避災而沒入住疏散中心。

另外,中央政府和州政府2000令吉撥款,以及撥款數據訊息不明確,甚至有災黎接獲社媒消息可3000令吉撥款而受到誤解,急忙到疏散中心登記 。
災黎方福和(75歲)受訪時說 ,他與數名友人親臨疏散中心以便登記入住,因爆滿而不能入住,受指示回家等消息安排。
他說,他昨日早上9時至下午1時,整整4小時奔波,以便申請遷入疏散中心,包括還回家拿水電單證明受災的住址,最後仍失望而返。



“疏散中心人滿為患,我們只能返回家,繼續泡在水中,天天看著水淹水退,再淹再退 。”
方福和與太太黃亞九(68歲)住在吉打河畔的甘榜不再也過港多年,住家屬水災黑區。
他們說,水災已讓他們蒙受家具和衣服損壞, 白米糧食被洪水泡壞發臭等問題,甚至半夜水淹入家無法入睡困境,是真正受災者,卻未獲得分文援助金。
他們指出,隻有登記入住疏散中心者,才有資格獲得援助金措施,有欠公道。
“我們都是樂齡人士,水災期間面對行動不便問題,卻沒有任何團體前來疏散。”


災民黎鳳金說,其家人是基於各種因素,無法遷往疏散中心,在水災期間,隻好在住家樓上避難。
“如果有2000令吉援助金多好啊!至少可以購買神台和填補一些被洪水泡壞的家具損失。”
在吉州水災期間,吉打州務大臣沙努西與首相安華,分別宣布各撥款1000令吉。
蔡錦福:沒人上門慰問援助
災黎蔡錦福遺憾水災之際,未有人上門慰問和給予援助。
他感歎本身患病,氣喘且精神和記憶都不好,在水災來襲時,根本逃不了,但也沒有援助員到來。

他說,他身體健壯時,曾出任甘榜不再也義消隊主席, 也是甘榜不再也過港義消隊長,經常出動救人和慈善事業奔波。
“如今基於健康問題,我在水災區只能呆在家裡,什麼都沒有,感到悲傷就是了。”
他認為,當前政府的救助機製顯然存在不足,未能有效複蓋所有受災民眾 ,也使得社會對政府的信任度下降。
災黎黃清金說,其家人在水災來襲時,在住家樓上避難兩三天。


她說,其住家家具都抬高了,而淹水也造成她無法製作菜粿,過去冰櫃還因水災來襲來不及關電而損壞,一週內失去收入,如果有2000令吉援助金,多少能瀰補水災帶來的損失。
其丈夫陳海波說,他已致電州議員查詢援助金事宜,獲悉隻有登記和入住疏散中心才符合條件,覺得很吃虧,而且在水災期間,也沒人前來關心。
應避免任何災民被遺漏
行動黨哥打達魯阿曼州議員鄭瑞隆指出, 吉打州政府水災期間即本月19日(周日)在面子書發布社區福祉援助(BKS,州政府)和慈善金(BWI, 中央政府)分別發出援助金1000令吉,令在洪水區的災民混淆,也給現場的疏散和援助協調帶來了困難。
他說,許多尚未登記入住疏散中心的水災災民,對援助金資格和發放流程產生疑問。
“由於混亂,許多人匆忙注冊進入疏散中心,導致人滿為患,這種情況也影響了受到嚴重洪水影響的高風險地區的災民,使他們未能獲得應有的援助。”
他認為,未經過相關機構協調而發布的公告,導致援助實施過程困難重重。
他認為,援助金的發放,需要高效的協調和專業的方式,以確保援助能夠送到合格者手中,避免任何災民被遺漏。
他指出,吉打州人民期待州領導人能夠在災難情況下發揮作用,積極規劃和管理局勢。
“人民不需要那些逃避責任,隻會將苦難歸咎於自然命運的領導者。 ”
陳誌雄:救助機製存缺陷
馬華亞羅士打區部主席陳誌雄說,吉州許多水災民眾都在面臨嚴峻的財物損失,但令人痛心的是,隻有入住疏散中心的災民,才能獲得政府的援助金。
他說,此現象不僅讓災黎倍感失望,也暴露我國在災後救助方面存有機製缺陷。
“許多家庭的財產、農作物及生計遭受重創,災黎們本應得到及時的支持和幫助,卻因許多人因未能及時轉移至指定的疏散中心而被拒於救助門外,陷入更深的困境。”
他說, 許多人基於各種原因無法入住疏散中心,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需要援助。
他建議政府應設多元化的救助渠道,除了疏散中心,也更多的救助站點,方便不同情況的受災者獲取幫助。
他說,政府需展開靈活的救助政策,即對未能入住疏散中心的災黎,提供多樣化的援助選項,如財務補助、物資援助等。
“執政者應加強宣傳與培訓,提高公眾對應急響應機製的認識,確保更多人了解如何在災難發生時獲得援助。”
他說,執政者也應建立反饋機製:定期收集受災者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調整和完善救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