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24日讯)槟城港口有限公司总执行长拿督沙瑟达兰指出,预计到今年底,槟城港口的货柜处理能力将超过150万个标准货柜。
他说,尽管该公司今年面临地缘政治危机和货柜短缺等各种挑战,但这个目标仍高于去年的144万个标准货柜。
“红海危机在4月后爆发,对我们产生很大影响,这期间,我们损失约2万至7万个标准货柜。”


据“马新社”报导,他昨日带领本地媒体参观槟城港口设施,包括北海深水码头、北海北岸箱运码头和北赖散货码头,在一项汇报会上这么指出。
他披露,由于红海危机,槟城港损失约5万至7万个标准货柜。
著重孟加拉湾转运市场
询及该公司增加标准货柜的计划,他说,该公司正将重点转向孟加拉湾转运市场,该市场潜力巨大,预计每年可处理约800 万个货柜,涵盖孟加拉、印尼、印度和缅甸。
“公司的短期目标相当高,但可以实现,我们放眼在短期内处理约10万个标准货柜。”
他说,单单在今年,该公司预计将处理3万至4万个标准货柜,显示营运的业务强劲增长。
他强调,自2021年以来,孟加拉湾转运市场一直在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0%;槟城港口希望利用这利润丰厚的市场,不断扩大发展的机遇。

制定30年发展蓝图
槟城港口已制定为期30年的整体规划发展蓝图,并分成5个阶段,放眼把槟港口打造为母港,更希望成为世界商船青睐的“马来西亚东方之珠”精品港。
该发展计划,包括到2060年前将码头吞吐量提高410万个标准货柜,造船厂容量提高290万个标准货柜。

沙瑟达兰指出,该公司目前正处于1A阶段,在2020年8月耗资1亿6000万令吉提升北海北岸箱运码头后,吞吐量已从210万个标准货柜,增加至230万个标准货柜。
他说,整体规划尚待槟州港务局和政府的批准,尽管尚未收到正式批准,但今年初已向政府提交了有关规划并进行了汇报。
“这项蓝图面临的挑战在于州政府将建造隧道,港口需根据需求分阶段实施扩展计划,公司已联系当局,并期待相关决策。”
拟拓水深 容纳大船
沙瑟达兰指出,港口容量扩展将允许处理更大船只,计划将水深从20公尺增至40至50公尺,以满足增长的货运需求。
“公司未来计划是将槟城打造成邮轮母港,这需完善的交通网络与连接。公司也在疫情期间扩建了邮轮码头,现已可同时停靠多艘邮轮,为未来增长做好准备。”
他说,该公司正开发新业务,研究各港口发展,并与相关机构合作推动计划。其中,已与印度洋金枪鱼理事会合作,确保捕捞符合标准。
“公司也在进行太阳能业务可行性研究,根据全球趋势,邮轮港口需在2030年前实现岸电系统,公司计划于2026至2027年完成,投资约1500万美元。
此外,部分港口已开始生产可再生能源,并计划在浅水区设置太阳能设施,预计投入4000万至5000万美元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