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羅士打28日訊)吉打州華文小學2024年第4屆中華文化大彙演(吉北區)迎來22所華小參與,當中難能可貴的是,來自浮羅交怡的中華華小首次派隊就派出3隻表演隊伍,出動逾60人,自費約6000令吉參與活動。
吉北華教發展工委會主席黃吉和昨晚在致詞時說,去年吉北區大彙演有15 所華小參與,今年有22 所華小參與,還有1所華中客串演出,這增長不僅展示了中華文化的蓬勃發展,也體現了各校對中華文化傳承的高度重視。
他說,值得一提的是,來自浮羅交怡中華華小的老師和學生們飄洋過海,首次參加大彙演,就報名了3項演出。
拍攝:洪卉嬪
他認為,既然浮羅交怡的老師和學生們都能克服重重困難來到這裏, 不需要飄洋過海的吉北區華小更應該踴躍參與,期待明年的大彙演,吉北區所有37所華小都積極報名參加。
他指出,今年有5所學校派出2至3支隊伍參與,總共有31項演出,包括其中2 項是友情客串演出,參與學生共有496名,體現了老師和學生們的積極參與。
他感謝,吉打華人事務委員會主席黃佳禎撥出3000令吉,行動黨哥打達魯阿曼區州議員鄭瑞隆撥出2000令吉以及吉華華中董事會惠借禮堂支持這項活動。
活動精彩連連,看頭十足,除了有交怡中華學校首次派隊參與,當中瓜拉尼浪高華華小更是全友族團隊,該校派出3名巫裔及2名暹裔表演舞蹈“煙雨行舟”。

此外,茹嫩華小呈現舞蹈“龍韻扇舞”,也幾乎是全友族班底,僅有一名華裔。
甘光暹文華華小詩歌彈唱手語“圓”,其校長蔡閏茗自彈自唱,與學生一起演唱《月亮圓》及《但願人長久》。
出席者有,吉州華校督學伍淑韻、吉打教育局華文科助理主任林國偉、哥打士打縣華校督學曾鐙漩、吉北華校教師會主席陳梅卿等人。

王麗盈:48名學生參與 表演舞蹈 節令鼓 武術
浮羅交怡中華華小家協主席王麗盈指出,今年該校家協全力支持配合,讚助團隊出島演出,這次共有3支隊伍演出,包括舞蹈、武術及廿四節令鼓,演出人員大約有48名學生。
她透露,由於廿四節令鼓因體積龐大,無法運出島,因此該校向吉打港口路培華華小借鼓,而他們則承擔起將鼓運送到場地的費用,感謝培華華小的協助。

她指出,該校早幾屆未參與演出,是因為不了解場地大小以及面臨資金問題,因此難以提前準備,如今3年後,他們已做好充分的準備過來。
她感謝,客船公司讚助一半的船票費用,讓他們減輕負擔,因他們還需要支付住宿費、巴士費、船票以及運輸費,總花費大約6000令吉。
放眼明年能彙集89所學校參與
吉打華校董事聯合會主席莊俊隆指出,去年吉打3區中華大彙演共有約53所華校,逾500名學生參與,因此他放眼明年的大彙演能有89所學校參與。

他透露,目前吉打中華文化大彙演還有吉中和吉南區尚未進行表演,但截至目前,已有逾60所學校,約1000名學生參與。
他說,多年來吉打董聯會和華校教師會合作,他們的堅持讓活動達到了如此的效果。
這場吉北區的文化大彙演,是由吉打華校董事聯合會主催,吉北華教發展工委會及吉北華校教師會聯辦。

工委會主席陳榮發指出,大彙演不僅展示大家對中華文化的熱愛,更傳遞了團結、友誼和共同進步的精神。
他感謝,家長的支持,因為他們理解和鼓勵,讓孩子們在文化傳承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戴秀樺:文化力量影響思維行為
大會開幕嘉賓拿督戴秀樺指出,作為一名企業家,她深刻認識到文化的力量,不僅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準則,更是企業在多元文化環境中發展的關鍵,推動企業成長與成功重要的因素。
她說,在大馬許多優秀的企業家憑借著這些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商業成就,證明了中華文化不僅在社會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同時在商業領域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她指出,孩子們不僅具備紮實的學術基礎,更有深厚的文化自信,這些年輕人正是未來社會的中流砥柱,中華文化也將在他們的手中繼續傳承下去。
她相信,通過中華文化大彙演,孩子們不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中華文化還能增強文化的自信,成為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傳播者。
黃文勝:孩子是傳承文化的希望
大會開幕人拿督斯裏黃文勝指出,孩子們是文化的未來,也是文化傳承的希望,通過這場活動,不僅欣賞到孩子們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現,更看到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熱愛。
他認為,這種熱愛和理解,不僅是他們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將成為他們日後生活中的寶貴財富,激勵他們繼續探索、創新與傳承中華文化。

他說,我們應當為孩子們的努力感到自豪,同時也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與引導,孩子們不僅學習到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還培養了自信心和團隊精神,促進彼此的交流與理解。
他強調,傳承文化,人人有責,中華文化的傳承不僅是文化專家和教育工作者的任務,更是每一位華人共同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