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黨主席劉華才為伊斯蘭黨喊冤說,每當國內出現有關伊斯蘭相關課題,盡管與伊斯蘭黨沒有關係,但國人卻會怪罪伊黨。
他更說,伊斯蘭發展局(JAKIM)官員進駐政府部門,以及清真認證課題上,一些國人怪罪伊黨,但其實這些課題都是希盟執政下的政策及決定。
劉主席這樣為伊黨喊冤,但誰又能為民政黨喊冤?
因為與伊黨這個盟友結盟 ,導致民政黨飽受不少華裔的謾罵,這些挨罵的黨員,誰為他們喊冤?
伊黨這個盟友,不時有一些人專愛發表偏激又不尊重非穆斯林權益的談話,不少人又要罵民政助紂為虐時,那些同樣不滿伊黨部分領袖作風的民政黨員,誰又為他們發聲?
更甚的是,伊黨內有人公開要求撤換劉華才這個國盟檳州主席時,不少人都看扁丶看衰民政黨沒有反擊的勇氣時,誰又為民政黨發聲,捍衛黨的基本尊嚴?
很殘酷的現實是,這些一直發表不利及有損非穆斯林權益言論的伊黨領袖,在自己人的圈子內成了“英雄”,民政黨呢?在不少華裔眼裏卻成了“委屈求全”,民政黨員,尤其是堅守民政鬥爭路線的黨員,冤不冤?
雖然政治很殘酷,沒有議席就沒有大聲說話的本錢,但如果絕大多數民眾,尤其還是民政黨極力爭取支持的華裔選民,普遍都認定現有的民政黨毫無氣節丶沒有尊嚴與底線及不敢向伊黨嗆聲時,還有多少巴仙的華裔會把票投給民政?
除非,來屆大選,民政黨可以出戰更多以巫裔為主的混合區,甚至是馬來區。不過,這可能嗎?
去年州選,劉華才征戰馬來選民占63%的峇六拜,就已經引發檳州伊黨領袖抗議的風波,不是正好說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