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日訊)檳州首長曹觀友說,檳州目前擁有17家私人醫療機構,今年首6個月共吸引逾21萬名醫療旅遊遊客,帶來4億5600萬令吉收入。
“醫療遊客對各項醫療器械的需求增長,也成為檳州醫療器械領域成長的推手之一。”

根據“珍珠快訊”報導,他在馬來西亞醫療器材行業商會35周年紀念晚宴上說,根據權威的《亞洲內幕市場報告》預測,大馬相關領域未來4年,年均增長率達至少7%,檳州將成為其中的受惠州屬。
“全球市場需求強勁,隨著中國丶美國及日本等國家,對醫療器材需求大幅增長,全球年銷售額以每年5%速度增長,將帶動我國醫療器材技術領域發展。”
他預測,我國醫療器材領域的出口,未來將會持續增長,尤其是在檳州,如今全球排名前30的醫療器材技術公司中,已有6家在檳州設立了製造基地。
“檳城已成為有關領域在區內的重要樞紐,而檳州醫療器材製造領域前景備受看好。”
他說,檳州人口老齡化及醫療旅遊的蓬勃發展,也為相關領域帶來更多機遇,隨著這兩類消費人群不斷增加,檳州醫療領域對特定醫療器械和產品的需求也不斷增長。
他也說,檳州醫療器材技術企業的密集度稱冠全馬,甚至是東南亞國家,這有賴於州內其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能夠滿足有關領域的工業生態係統。
他感謝政府各單位的努力,促成了檳州醫療器械技術領域蓬勃發展,未來也將陸續有相關領域業者進駐檳州。
檳朝向正確軌道
曹觀友說,隨著州政府不斷加深基設發展,檳城將有望進一步鞏固作為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策略性投資地點,並在區域內加強其領先地位。
“這也證明我們正朝向正確軌道前進,這些公司生產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包括科學儀器丶醫療電極丶導管丶外科器械丶骨科儀器以及可編程設備(心髒起搏器和除顫器)等,在市場上擁有龐大的需求。”
他說,目前醫療技術領域已被納入我國《2030年新工業總體規劃》(NIMP2030)中,並相信將促成相關行業的價值鏈整合,為有關領域成長帶來更大的幫助。
他強調,州政府將確保有關領域在州內獲得關注,包括培養足夠的熟練人才和更完善的基設,以確保有關領域在檳州永續性發展,並取得卓越成就。
望兩計劃為檳帶來更多變革
曹觀友希望,州政府近期宣布的科學丶科技丶工程丶數學人才藍圖,和“檳城矽設計@5公裏+”項目,能夠為相關領域帶來更多變革,並產生正面影響。”

他也希望,能夠繼續與馬來西亞醫療器材行業商會保持緊密合作,進一步加強檳城的醫療器械集群和工業生態係統,使檳州不僅是醫療技術樞紐,更成為整個亞洲的醫療技術中心。
馬來西亞醫療器材行業商會會長李光明感謝該會理事和會員的支持,才能讓該會在35年裏,持續為有關領域發展做出貢獻,成為區域內的領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