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6日讯)“九皇大帝是什麽神”参访团到访香港巷斗母宫实地参观,一行近20人有幸瞻仰如今少再对外曝光的文物如,张天师镇宅符刻板、药签、北斗七星剑等。
期间众人也有意寻求同意瞻仰九皇圣经,但经过2次掷筊结果都为笑筊,寓意神明不允,无缘瞻仰。
导览期间最为显眼的是横挂殿内神台前的八仙横彩,这是光绪年间就存在的文物,约有百多年历史,是由金线丶棉丶丝绸线等材料绣成,有义结金兰之意。
香港巷斗母宫第6代传人邱继福说,横彩在约1900年时被当时的福建信徒送来槟城,相信是槟榔屿最早的横彩,已有125年的历史。
他也说,该横幅送来後也经过修复工程,当时修复人员耗时7500小时才将横彩修复完全,修复时都采用很细的针线来还原原本立体的字样、人物样貌五官等,以往横彩上的金线很闪亮,但多年过去色彩已逐渐暗淡。
邱继福也请出鲜为人见的北斗七星剑,他说,北斗七星剑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一般多用於做法事、过火路、开符请神等仪式。
他说,七星剑传说中也是福建水手们出航的时候为保安全随身佩戴的佩剑,剑上也通过精妙手艺打上七星标志,而所有的12支剑的设计也各有不同。
“北斗七星剑原有12支,早前该宫曾对外借出过,但久而久之借出的七星剑未再归还斗母宫,如今仅剩3支,虽然现在每年还在使用,但已很少对外曝光。”
他指出,以往老一辈人不过多对外展示出宫内文物,是因为宫中多是老者,恐难很好地保护文物,文物遗失了之後也再难重现昔日模样。
逾200年历史 药签有救世之用
邱继福说,如今香港巷斗母宫中仍保留着逾200年历史的药签,相信是斗母宫中起源最早的文物,主要有救世之用。
他解释,如今保留的1套药签中共有108支,而药签主要是在以往医疗科技不发达的时代,当信徒面临一些病症时,会前来“求神问医”摇签拿“方子”去配药。
他说,“方子”中会写明所需的药材及配药比例,但求神问医的人越来越多後,导致有些中药店的药材缺货或找不到需要的草药,因而宫内老一辈人议决不再对外使用药签,让信徒求神问医。
“50至60年代,医疗方面也逐渐发展先进起来,就有更好更完善的医疗设备去解决民众面对的一些病症。”
他说,如今药签只存放在宫内,同时也希望後代能够认识到曾经有药签这个文物存在及其价值。
此外,参访者们也得见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张天师镇宅符刻板,相信是至今流传着最古老的张天师符,有驱邪之用。
他说,槟城200多年前发展落後,当时都是依靠张天师镇宅符刻板辅助九皇大帝捉邪祟。
他指出,以往老一辈曾在岸边搭木棚印天师符,以镇斗母宫,但如今已没再印了,或许还要看机缘。
出席者包括,《城视报》主编张丽珠丶槟城和谐机构项目专员李妍霓。
19世纪瘟疫夺命无数 九皇爷托梦救世
邱继福说,19世纪时槟城发生过几次瘟疫,因为医疗科技落後原因导致很多人丧命其中,“今天我抬你,明天你抬我”的情形并不罕见。
“传说指,当时福建水手感应到九皇大帝托梦于他们,让他们来救世,因此他们航行抵槟,携带经书丶药签丶香炉等物品设坛。”
他也说,为阻瘟疫扩散,水手让槟榔屿人们发传单相互告知指,需在那9天内食素、清洁厨房用具、穿朴素衣物,及尽量在放工後在家中向北方点燃9枝香拜北斗九皇,并减少外出。
他指出,传说中,英国官员也被瘟疫传染至,因而也未曾插手九皇大帝事项。
“当时流传说食素好,是因为当时吃鸡肉、猪肉等,可能动物身上会有细菌感染,加上那个时代没有兽医,为防加剧瘟疫,大家都不敢吃荤,多吃菜、番薯、水果等,上香时也都身着朴素。”
他说,如今很多老一辈的信徒仍会有单独用于九皇斋期间的锅碗瓢盆,九皇斋结束後,这些锅碗瓢盆会被洗净放置在高处。
他也说,200年前的瘟疫情况其实与现在冠病疫情情况很相似,让人们吃素、隔离、拜九皇大帝、清洁用具等。
邱继福:听闻内殿只有神明 “日军脱帽跪下没捉人”
邱继福指出,以往日占时期槟城少有斗母宫,因而在举办九皇大帝庆典时会有很多信徒集结在斗母宫前,当时有一些日本汉奸会向日方报告,皇军就会拉队前来。
“当时负责人就让年轻人全都躲进内殿处,只剩下一些老者在外殿,日本皇军在得知是在庆祝九皇大帝圣诞後,更要求进入内殿。”
“那时负责人说,内殿除神明外再无他人,日本皇军听後也脱帽跪下并未闯入内殿,也并未抓走任何一人。”
针对九皇大帝的故事,他讲述,某次九皇诞时有个女生在祭拜时哭泣,工作人员见此就问她为什麽哭泣,她说,自己的项链在街头被人抢走了。
“当时工作人员听闻也只好安慰她,让她先完成祭拜仪式,再看能否找回项链或到警局报案处理。”
“当女生祭拜完毕将要烧金纸时,见到有一名年轻人没有拿香只双手合十一直拜神,有几分钟之久,工作人员上前询问未果,在扶对方起来的时候看见有条项链掉下来,正是那名女生遗失之物。”
他说,以往老一辈传言九皇大帝会抓贼,其实也是因为这些事迹的发生才会有这些故事,其实可能是因为那个年轻人抢了项链过意不去,加上女失主又恰好来祭拜,才恰巧能够顺利找回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