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檳島

香港巷鬥母宮

九皇誕

九皇大帝是什麽神

北鬥七星劍

張天師鎮宅符刻板

藥簽

文 文 文

香港巷鬥母宮有客到 有幸看到 北鬥七星劍

(檳城6日訊)“”參訪團到訪實地參觀,一行近20人有幸瞻仰如今少再對外曝光的文物如,等。

期間眾人也有意尋求同意瞻仰九皇聖經,但經過2次擲筊結果都為笑筊,寓意神明不允,無緣瞻仰。

導覽期間最為顯眼的是橫掛殿內神台前的八仙橫彩,這是光緒年間就存在的文物,約有百多年曆史,是由金線丶棉丶絲綢線等材料繡成,有義結金蘭之意。

八仙橫彩自被送到檳城後,曾經曆過7500小時的修複過程,才有如今樣貌。

第6代傳人邱繼福說,橫彩在約1900年時被當時的福建信徒送來檳城,相信是檳榔嶼最早的橫彩,已有125年的曆史。

他也說,該橫幅送來後也經過修複工程,當時修複人員耗時7500小時才將橫彩修複完全,修複時都采用很細的針線來還原原本立體的字樣、人物樣貌五官等,以往橫彩上的金線很閃亮,但多年過去色彩已逐漸暗淡。


邱繼福也請出鮮為人見的,他說,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曆史,一般多用於做法事、過火路、開符請神等儀式。

香港巷鬥母宮以往共有12支北鬥七星劍,但流傳至今僅剩3支。

他說,七星劍傳說中也是福建水手們出航的時候為保安全隨身佩戴的佩劍,劍上也通過精妙手藝打上七星標誌,而所有的12支劍的設計也各有不同。

原有12支,早前該宮曾對外借出過,但久而久之借出的七星劍未再歸還鬥母宮,如今僅剩3支,雖然現在每年還在使用,但已很少對外曝光。”

他指出,以往老一輩人不過多對外展示出宮內文物,是因為宮中多是老者,恐難很好地保護文物,文物遺失了之後也再難重現昔日模樣。

逾200年曆史 有救世之用

邱繼福說,如今中仍保留著逾200年曆史的,相信是鬥母宮中起源最早的文物,主要有救世之用。

他解釋,如今保留的1套中共有108支,而主要是在以往醫療科技不發達的時代,當信徒面臨一些病症時,會前來“求神問醫”搖簽拿“方子”去配藥。

香港巷鬥母宮保留的1套藥簽中共有108支,早前是讓信徒求神問醫之用。

他說,“方子”中會寫明所需的藥材及配藥比例,但求神問醫的人越來越多後,導致有些中藥店的藥材缺貨或找不到需要的草藥,因而宮內老一輩人議決不再對外使用,讓信徒求神問醫。

“50至60年代,醫療方面也逐漸發展先進起來,就有更好更完善的醫療設備去解決民眾面對的一些病症。”

他說,如今隻存放在宮內,同時也希望後代能夠認識到曾經有這個文物存在及其價值。

此外,參訪者們也得見已有200多年曆史的,相信是至今流傳著最古老的張天師符,有驅邪之用。

張天師鎮宅符刻板已有200多年的曆史,有驅邪之用。

他說,檳城200多年前發展落後,當時都是依靠輔助九皇大帝捉邪祟。

他指出,以往老一輩曾在岸邊搭木棚印天師符,以鎮鬥母宮,但如今已沒再印了,或許還要看機緣。

出席者包括,《城視報》主編張麗珠丶檳城和諧機構項目專員李妍霓。

參訪者們難得一見古老文物,都積極拍照留念待後仔細觀賞。
“九皇大帝是什麽神” 課程導覽活動一行近20人到訪香港巷鬥母宮,參觀一些曆史悠久的文物,前排左起為張麗珠、李妍霓、邱繼福及李永球。

19世紀瘟疫奪命無數 九皇爺托夢救世

邱繼福說,19世紀時檳城發生過幾次瘟疫,因為醫療科技落後原因導致很多人喪命其中,“今天我抬你,明天你抬我”的情形並不罕見。

“傳說指,當時福建水手感應到九皇大帝托夢於他們,讓他們來救世,因此他們航行抵檳,攜帶經書丶丶香爐等物品設壇。”

他也說,為阻瘟疫擴散,水手讓檳榔嶼人們發傳單相互告知指,需在那9天內食素、清潔廚房用具、穿樸素衣物,及盡量在放工後在家中向北方點燃9枝香拜北鬥九皇,並減少外出。

香港巷鬥母宮是檳城曆史最悠久的鬥母宮,保留下了許多珍貴文物。

他指出,傳說中,英國官員也被瘟疫傳染至,因而也未曾插手九皇大帝事項。

“當時流傳說食素好,是因為當時吃雞肉、豬肉等,可能動物身上會有細菌感染,加上那個時代沒有獸醫,為防加劇瘟疫,大家都不敢吃葷,多吃菜、番薯、水果等,上香時也都身著樸素。”

他說,如今很多老一輩的信徒仍會有單獨用於九皇齋期間的鍋碗瓢盆,九皇齋結束後,這些鍋碗瓢盆會被洗淨放置在高處。

他也說,200年前的瘟疫情況其實與現在冠病疫情情況很相似,讓人們吃素、隔離、拜九皇大帝、清潔用具等。

“九皇大帝是什麽神”導覽期間,有不少善信前來祭拜。
鬥母宮工作人員往香爐上倒香木粉。

邱繼福:聽聞內殿隻有神明 “日軍脫帽跪下沒捉人”

邱繼福指出,以往日占時期檳城少有鬥母宮,因而在舉辦九皇大帝慶典時會有很多信徒集結在鬥母宮前,當時有一些日本漢奸會向日方報告,皇軍就會拉隊前來。

“當時負責人就讓年輕人全都躲進內殿處,只剩下一些老者在外殿,日本皇軍在得知是在慶祝九皇大帝聖誕後,更要求進入內殿。”

“那時負責人說,內殿除神明外再無他人,日本皇軍聽後也脫帽跪下並未闖入內殿,也並未抓走任何一人。”

邱繼福(右)為參訪者,講解有關香港巷鬥母宮的文物及曆史。

針對九皇大帝的故事,他講述,某次時有個女生在祭拜時哭泣,工作人員見此就問她為什麽哭泣,她說,自己的項鏈在街頭被人搶走了。

“當時工作人員聽聞也隻好安慰她,讓她先完成祭拜儀式,再看能否找回項鏈或到警局報案處理。”

“當女生祭拜完畢將要燒金紙時,見到有一名年輕人沒有拿香隻雙手合十一直拜神,有幾分鍾之久,工作人員上前詢問未果,在扶對方起來的時候看見有條項鏈掉下來,正是那名女生遺失之物。”

他說,以往老一輩傳言九皇大帝會抓賊,其實也是因為這些事跡的發生才會有這些故事,其實可能是因為那個年輕人搶了項鏈過意不去,加上女失主又恰好來祭拜,才恰巧能夠順利找回項鏈。

九皇大帝遊行在即,香港巷鬥母宮九皇大帝皇船已擺在宮門前。
香港巷鬥母宮有客到 有幸看到 ">

高興
高興
7
驚訝
驚訝
1
憤怒
憤怒
2
悲傷
悲傷
0
關懷
關懷
0

香港巷鬥母宮

九皇誕

九皇大帝是什麽神

北鬥七星劍

張天師鎮宅符刻板

藥簽

相關文章

部分咖啡店業者: 九皇誕 不打烊

舊時曾發生九皇大帝遲未“現身” 送面龜到廟乩童突起乩

九皇誕貴也要吃 食客無奈也要接受

今日北馬頭條|九皇誕茹素善信料增 咖啡店生意量料減 不打烊

九皇誕臨時攤格營業了 還有變臉表演招客捧場

九皇誕素食攤位 食物種類耳目一新 海底撈也來參一腳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