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3日訊)檳州華人大會堂呼籲政府,審慎處理2024年宗教司(聯邦直轄區)法案以保障全民的權益,尤其是非穆斯林群體的宗教自由與社會地位。

“我們促請所有關心華社和非穆斯林群體未來的國會議員,務必在國會內發聲,反映廣大民眾的憂慮,並采取必要行動,防止此類法案的通過,對華社及其他非穆斯林群體的利益造成長期不利影響。”
檳華堂今日發文告,也表達對該法案的5點擔憂。
檳華堂認為,該法案部分條款有可能削弱聯邦憲法中關於馬來西亞是世俗國的精神,違背了長期以來我國在宗教與世俗事務之間所維持的平衡。
“一旦該法案通過,宗教司將獲得廣泛權力,對聯邦直轄區內的宗教事務進行裁決,其影響範圍不僅限於穆斯林,還可能波及非穆斯林群體的日常生活。”
檳華堂坦言深刻擔憂,華社及其他非穆斯林族群,未來在我國的宗教與社會自由可能受到的限製。
檳華堂對2024年宗教司(聯邦直轄區)法案表達5點擔憂
一:宗教法與憲法的衝突風險。
該法案賦予宗教司在聯邦直轄區內發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宗教法令的權力,意味著宗教法規,可能帶來宗教與世俗生活的界限模糊。
這不僅違背了憲法保障的世俗國原則,也可能導致國家元首作為伊斯蘭領袖地位的削弱,進一步破壞憲法第3(5)條與34(1)條的相關規定。
可能出現更多類似的法案,將進一步壓縮非穆斯林群體的生活空間。這不僅是對華社權益的挑戰,也是對所有非穆斯林群體在社會中的地位和權利的威脅。
二:對個人宗教與信仰自由的限製。
法案中的某些條款,如第11條規定所有宗教法規具法律效力,這可能迫使非穆斯林不得不遵守某些與其信仰無關的宗教法規。這種安排將直接衝擊個人的宗教信仰自由,模糊世俗與宗教生活之間的界限,非穆斯林群體的生活可能因法案所規定的教義而受到影響。
三丶長遠影響與社會動蕩的風險
檳華堂擔憂該法案一旦生效,是否會產生“溫水煮青蛙”的效應,即逐漸推進更多類似法案,使得宗教在公共領域的影響力逐漸擴大,最終削弱華社與其他非穆斯林群體的權利和自由。
檳華堂擔心這可能成為社會分化丶激化宗教矛盾的根源,破壞我國多元文化與宗教共存的社會基礎。
四丶呼籲華基政黨與政府關注並采取行動
檳華堂強烈呼籲各大華基政黨對此法案的進展保持高度關注,切實履行保護人民權益的職責。
檳華堂促請所有關心華社和非穆斯林群體未來的國會議員,務必在國會內發聲,反映廣大民眾的憂慮,並采取必要行動,防止此類法案的通過對華社及其他非穆斯林群體的利益造成長期不利影響。
檳華堂也呼籲政府傾聽民間的聲音,慎重考量該法案對我國宗教與社會多元性的潛在衝擊,確保法律的製定不會傷害我國長期以來所珍視的和諧共存的社會結構。
五丶堅持馬來西亞憲法中的世俗國原則
檳華堂繼續捍衛華社與所有非穆斯林族群的權益和自由。呼籲政府審慎對待該法案,並通過公開透明的方式,廣泛聽取各界民眾及相關團體的意見,以確保馬來西亞多元化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不會受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