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7日訊)大馬自然之友主席米娜詩拉曼指出,生物多樣性危機已到來,“森林與金融”(F&F)聯盟報告顯示,包括我國在內的金融行業,必須刻不容緩監管改革,以更強而有力金融政策阻止對生物多樣性破壞。
她說,報告揭示,僅在最近分析期內(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就新增770億美元(約3321億令吉)貸款,凸顯全球金融體係在加劇生物多樣性危機中關鍵作用,呼籲加強監管。
她今日發表文告,這麽說。

這項報告是由包括大馬自然之友,來自印尼丶巴西丶美國丶荷蘭及喀麥隆等10個國際公民社會組織組成的聯盟發布。
米娜詩拉曼指出,我國在這場生物多樣性危機中扮演重要角色,根據F&F數據,我國金融機構持有熱帶森林風險行業公司總計69億美元(約298億令吉)債券和股份,全球排名第2,而國內銀行自2016年至2024年6月,向相關行業提供164億美元(約707億令吉)貸款和承銷服務,全球排名第7。
“盡管部分金融機構環境丶社會和治理政策有所改善,但全球平均得分仍隻有17%,我國金融機構得分為23%,這些分數遠未能反映氣候變化丶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社會問題緊迫性。”
她說,有關報告向我國及全球金融監管機構提出3項關鍵建議,包括銀行加強盡職調查,不過度依賴認證體係,而是采用獨立驗證機製丶政府實施更嚴格金融法規,以及金融監管機構加強內部生物多樣性和人權方面專業知識,並建立強而有力的製裁機製。
“隻有各方迅速行動,才能避免進一步的生態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