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18日讯)大涨潮丶暴风雨,影响渔民出船捕鱼;经济不景买气低,鱼贩拿货够卖就好。

受到大涨潮及不定时的暴风雨影响,峇眼亚占海边渔民已经暂停了约5天的捕鱼作业,只能在家修补渔网和休息,再看天气情况如何。

《中国报》今早前往上述海边及诗布朗再也巴刹,跟进大涨潮的渔民和鱼贩情况。
从业30年捕鱼事业的渔夫罗斯里(63岁)说,当地多数渔民不会在恶劣天气下出海。

“他们在天气允许时,每天早上8时出门,一船载有7人一起出海,傍晚6时回航,平时渔民们会聚在一个地点,一起观察天气情况。”
他说,涨潮和暴风雨随时会发生,没有捕鱼的时候,只能在家休息或进行维修渔具的工作,没得出海时,渔民会损失约7成的收入。
另一方面,在诗布朗再也巴刹从事鱼贩的陈振光(50岁)说,近期雨季的关系,渔获的数量较少,加上市场很淡,因此鱼贩们多数拿够卖的量,卖完就算了。

从事渔民的他说,雨季时其捕鱼工出海捕鱼的渔获会减少,包括他周末时会包船载海钓发烧友出海,如果遇到天气不好,他也没有开船载送。
鱼贩佐瑟马修(54岁)说,近一个礼拜的海产价格没有因为大涨潮的缘故有何变化,但遇到买气低,他的海产会卖不完。

“海产最多只能收两天,因为是鲜货,时间到了就要丢掉。”
鱼贩陈玉珠(75岁)说,天气恶劣时,海产货源少,价钱也会张,比如黑鲳鱼5公斤原本25令吉,调涨至28令吉。

天气不好 买气少 鱼获拿得少
遇到恶劣的天气,鱼贩海产拿得少,加上巴刹买气也不旺。
从事18年鱼贩生意的阿里(34岁)说,海产是鲜货,必须在很快的速度卖完,但遇到天气恶劣加上买气少,真的很头痛。

鱼贩陈文杰(76岁)说,经济不景气,买气升不起,所以鱼贩们拿货也拿得少。

鱼贩阿兹曼(48岁)说,没有遇到大日子,海产进得比较少,一方面也要确保海产的新鲜,另一方面则避免浪费。


报导、摄影:黄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