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18日訊)大漲潮丶暴風雨,影響漁民出船捕魚;經濟不景買氣低,魚販拿貨夠賣就好。

受到大漲潮及不定時的暴風雨影響,峇眼亞占海邊漁民已經暫停了約5天的捕魚作業,只能在家修補漁網和休息,再看天氣情況如何。

《中國報》今早前往上述海邊及詩布朗再也巴刹,跟進大漲潮的漁民和魚販情況。
從業30年捕魚事業的漁夫羅斯裏(63歲)說,當地多數漁民不會在惡劣天氣下出海。

“他們在天氣允許時,每天早上8時出門,一船載有7人一起出海,傍晚6時回航,平時漁民們會聚在一個地點,一起觀察天氣情況。”
他說,漲潮和暴風雨隨時會發生,沒有捕魚的時候,只能在家休息或進行維修漁具的工作,沒得出海時,漁民會損失約7成的收入。
另一方面,在詩布朗再也巴刹從事魚販的陳振光(50歲)說,近期雨季的關係,漁獲的數量較少,加上市場很淡,因此魚販們多數拿夠賣的量,賣完就算了。

從事漁民的他說,雨季時其捕魚工出海捕魚的漁獲會減少,包括他周末時會包船載海釣發燒友出海,如果遇到天氣不好,他也沒有開船載送。
魚販佐瑟馬修(54歲)說,近一個禮拜的海產價格沒有因為大漲潮的緣故有何變化,但遇到買氣低,他的海產會賣不完。

“海產最多只能收兩天,因為是鮮貨,時間到了就要丟掉。”
魚販陳玉珠(75歲)說,天氣惡劣時,海產貨源少,價錢也會張,比如黑鯧魚5公斤原本25令吉,調漲至28令吉。

天氣不好 買氣少 魚獲拿得少
遇到惡劣的天氣,魚販海產拿得少,加上巴刹買氣也不旺。
從事18年魚販生意的阿裏(34歲)說,海產是鮮貨,必須在很快的速度賣完,但遇到天氣惡劣加上買氣少,真的很頭痛。

魚販陳文傑(76歲)說,經濟不景氣,買氣升不起,所以魚販們拿貨也拿得少。

魚販阿茲曼(48歲)說,沒有遇到大日子,海產進得比較少,一方面也要確保海產的新鮮,另一方面則避免浪費。


報導、攝影:黃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