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21日訊)教育副總監(學校運作)再納阿峇斯指出,我國特殊教育需求學生(MBPK),去年的市場潛力關鍵績效指標(KPI)達到71.14%,該部樂觀看待今年可以實現73%的目標。
“這項達標的數字包含考量了所有在校的各級特殊學生,包括特殊教育融合班、特殊教育學校、特殊教育班等,市場潛力近幾年都呈正面上升的趨勢。”
“該數字不斷上升,將能為特殊學生開創更多機會,希望各造能共同努力使特殊教育取得成功,幫助提高特殊學生的市場潛力。”
他今日在大山腳邁丁購物廣場,為全國特殊教育學生市場潛力嘉年華主持開幕致詞時,這麼說。


他說,在教育部屬下教育機構畢業的特殊學生,如今也在學術領域取得成就;據電子檔案統計係統數據顯示,去年有945名畢業特殊學生在各級別的教育繼續深造,特殊學生參與教育部傑出學生計劃,在政府大學和私立大學攻讀學士、文憑及證書課程。
他說,該部屬下教育機構給予特殊學士的教育,是以挖掘特殊生才能與技能為主的課程,部門開放學術和技能領域的教育通道給特殊學士,並確保每名學生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權利。
“教育部為此準備許多符合市場就業需求的課程,包括與各機構開發更多符合特殊學生就讀的技職教育與培訓(TVET)課程。”
他補充,今年100%在特殊教育技職中學就讀的403名特殊教育需求學生,都獲得第二級和第三級大馬技能證書(SKM)。
“這項成就也證明了特殊教育需求學生,有能力在技能領域方面的教育繼續深造,並在他們所涉足的領域取得成功。”
填補工業領域需求
再納阿峇斯說,教育部屬下教育機構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也將準備滿足工業方面的需求,包括填補私人領域公司的職缺。
“如今,特殊教育需求學生在數個職業領域受聘,包括汽車行業、酒店業、建築業、船業、農業和保安領域。”
他補充,除了上述領域,這些特殊教育需求學生們也致力於創業,並透過他們各自的專長及掌握的技能繼續綻放光芒。
“舉例他們經營小資本生意,從事一些可以在家進行的工作,如面包烘培、種植、按摩等。”
另外,他補充,政府在2025年財政預算案撥出641億令吉給教育部,為史上最高,其中包括建造11間兒童自閉症卓越中心,並耗資3億令吉在沙巴和柔佛各建造一間特殊學校等,同時為11萬名殘障學生提供補助金。
“特殊教育在近5年來,都持續獲得政府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