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5日訊)七條路巴刹小販中心攤販皆對即將展開的提升工程,感到期待,部分小販亦期許工程提升期間,小販中心空間可重新進行規劃,並進一步完善通風係統,讓竣工後巴刹整體環境更加舒適宜人,吸引更多食客到來。
房屋與地方政府部長倪可敏日前巡視七條路巴刹時,追加100萬令吉撥款,用於提升該巴刹小販中心。
《中國報》記者日前走訪七條路巴刹小販中心,受訪3名攤販說,對相關提升工程喜聞樂見,有者期待小販中心完工後的未來面貌,有者亦寄望小販中心的悶熱擁擠環境,獲得改善。




至於該小販中心近月來的食客人數,小販普遍指,人數同往常持平,無明顯增加或減少跡象,
同時,記者也和七條路巴刹小販同業公會主席黃天發了解到,目前除了該小販中心廁所正進行提升工程外,其餘範圍則未見動工跡象。他相信當局或許仍在詳細規劃中,並期盼有關提升工程將於今年始動工。
目前在小販中心帝施工的員工指出,目前施工,正在搭建臨時廁所,分別是3間男廁和3間女廁;預計下星期完工後,便可著手翻新,舊有的七條路巴刹廁所。
黃愛樺:小販中心規劃與環境 對生意有重要影響
小販黃愛樺(60)也認同說,在營業的30多年間,到訪該小販中心的遊客數量逐年增加,但生意並無過多提升,她認為,這和小販中心的攤位規劃,環境息息相關。
她說,其攤位處小販中心後方,食客一般都是匆匆經過此處,到前方攤位覓食。



“後方攤位可擺放桌椅的空間有限,部分攤飯會私自在此堆放雜物,整體環境予人稍顯雜亂,不具吸引力。”
“加上多數網紅,皆喜愛到前方攤位做宣傳,如此一來,生意並不會有明顯變化。”
她期盼此次提升,相關單位可對小販中心攤位進行重新規劃,讓整體環境更顯幹淨明亮,
據她了解,在這之前,小販中心其實共有兩次類似的提升工程,分別是在時任檳州首長林冠英及許子根協助下,為小販中心和毗鄰巴刹增加有蓋屋頂等相關措施。
黃紫琴:遊客增 生意如常
經營炒米台目攤位,從事小販10餘年的黃紫琴說,雖然近幾年遊客數量有明顯增加,但生意並未大有起色。
她認為,這主因是他所販賣的屬較“冷門”食物之一,不屬網紅或旅遊指南會引薦的熱門食品。
“我主要是做熟客生意,在我看來,米台目一般更受本地人青睞。”

她說,自她營業起始,相關單位都有在為改善小販中心環境,做出相應努力,如打掃衛生,監督小販中心的衛生環境及整體運作等。
“自從市政廳有對排水係統進行清理後,巴刹周遭的異味亦有得到緩解。”
她說,她曾見過檳島市政廳會不定期派員前來查看,部分小販是否存有違規建設,若發現便會進行拆除,開出罰單。
她也說,針對日前部長加碼撥款,協助小販中心進行提升一事,感到開心。
“畢竟說要提升(小販中心)已有一段時間,但欠缺資金援助,很多事情是做不了。”
鍾靖雯:期待小販中心 翻新後面貌
還是學生的攤主幫手鍾靖雯(19歲)說,她從小學開始便在此協助母親經營攤位,為此她很期待小販中心翻新後的面貌。
她說,期待提升後的小販中心,會有更多遊客前來。
她指出,其實這些年來,小販中心亦有不間斷進行小幅度提升,如建造洗手盆、 為馬路鋪設新瀝青、設立資源回收箱等,和她小時候相比,上述舉措都有起到改善整體環境的效果。

“小時候在這裏寫作業,是很悶熱的,尤其周遭攤位都在烹飪時,至少現在小販中心是比較通風的,但還是有改善空間。”
黃天發:冀動工前 可和小販共同商討相關細節
七條路巴刹小販同業公會主席黃天發希望,小販中心在正式進行提升工程前,有任何規劃上的變動,可邀請小販們做共同商討,為小販中心在未來營運便利上,達致更多益處。
他說,如今小販中心共有180個飲食攤位,在內用餐食客容易感到悶熱,影響體驗。

“我希望小販中心的整體空間,能進行重新規劃,排汙係統可獲進一步提升,同時溝渠也做大一些。”
他說,由於小販中心溝渠狹窄,易造成堵塞,所以檳島市政廳在每日傍晚6時後,都會派員到現場,進行排汙清理工作,但他認為這並非長遠之計。
他說,關於具體動工日期,目前未有定案,不過能盡早動工是越好,因為這是小販們期盼已久。
報導/攝影:譚永亮、林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