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7日訊)果農公會總會長拿督陳紹厚反對政府,將最低薪金製提高到1700令吉,並強調規定所有外籍員工需繳付雇員公積金,因為這會導致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問題。
他昨晚出席檳州果農公會舉辦的晚宴時,這麼說。
他坦言,農業長期過度依賴外勞,在全球勞動力市場變化和本地需求增加下,外勞的短缺問題已經成為農業發展瓶頸。

因此,他說,農業可通過轉型方案,即智慧農業實現自動化設備丶精準的傳感技術及人工智能,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減少對人力的依賴。
“未來,我們要更加積極地朝向科技發展,推動農業向智能化方向轉型。”
檳州果農公會永久名譽會長黃誌明說,該公會將確保果農不輕易被外人欺騙,導致水果價格長期被刻意壓低。
“各州果農公會之間可以互相了解行情,並達成資訊透明化,以保證每一位果農的利益。”

檳州首長特別事務官魏祥敬說,目前大馬要解決市場競爭力問題,如在東南亞生產榴槤的國家,包括泰國丶越南丶寮國及柬埔寨,這些國家與中國土地相連,因此在成本與時間這方面,比大馬更占據優勢。
“因此,我們需在榴槤出口方面,進行更多的提升,以免流失這一巨大市場。”
宴會上,公青團中委兼副財政魏家穎丶魏祥敬及宋雲星,分別代表檳州行政議員法米再諾丶檳州首長曹觀友,及峇央峇魯國會議員沈誌勤,轉交2000令吉丶5000令吉及5000令吉的模型支票予檳州果農公會。
出席者包括,檳州果農公會會長紀京華丶副會長魏振榮丶籌委會主席董文禮丶理大副教授黃召仁等人。
檳農業局支持果農公會爭取myGAP認證
檳州農業局副主任阿旺伊法祖爾說,該局會持續支持檳州果農公會,以爭取馬來西亞良好農業規範(myGAP)的認證。
“目前,大馬農作物已開始向國外出口,包括新鮮榴槤和菠蘿蜜,因此,種植者需通過農業物聯網技術(IoT),提升生產力和效率,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收入,實現價值最大化。”
公青團中委兼副財政魏家穎說,傳統農業作業方式已不適用新時代發展,因此,農民需通過現代技術,才能提高生產力和質量,進而滿足出口需求。
他也代表傳達檳州行政議員法米再諾的期望,即希望果農改變傳統農業方式,生產出更多優質的產品,同時降低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