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脚28日讯)13岁少女黄语妍双耳失聪,进行右耳人造耳蜗植入手术后,定期语言治疗情况大有改进,但因左右耳听力差异甚大,医生建议为其左耳植入人造耳蜗,父母求助欠缺的7万令吉医疗费用。
来自雪兰莪巴生的黄语妍,出世时听力尚好,直到4岁时被诊断双耳听力障碍需佩戴助听器,10岁时在大山脚瑶池金母慈善基金会(One Hope Charity)援助下,筹获右耳人造耳蜗植入手术费,但左耳仍靠着助听器听见声音。
近期助听器出现噪音,加上其左右耳的听觉不协调,难以分辨声音来源,医生建议为语妍的左耳进行人造耳蜗植入手术,双亲因而再向该基金会求助。

基金会主席拿督蔡瑞豪今日发文告说,语妍10岁时在该会助筹下成功进行右耳人造耳蜗植入手术,恢复进展非常顺利。为了帮助她适应听力设备,家人持续让她接受语言治疗。
由于左右耳的听力差异,影响了她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且助听器无法提供像人工耳蜗的音效,因此医生建议左耳进行人造耳蜗植入手术,惟父母无法负担有关医费而求助。

其父亲黄敬文(51岁)在二手买卖及修车行任职客服,母亲许美真(50岁)是一名会计书记,夫妻俩尚育有一名21岁长子,正在大专求学。
黄语妍喜欢运动,但是听障导致一些有推撞动作的运动都被禁止进行,包括双打羽球运动,只能进行比较安全的乒乓运动。
想要成为一名老师
“我想要成为一名老师,但我的左耳听力越来越模糊,更影响到学习,希望大家可以帮助我辨识声音,重拾听力。”
黄语妍在2岁时,父母发现孩子没有像其他同龄的孩子般牙牙学语,着急之下带她去见专科医生,当时医生诊断她是有听力,但要持续观察及留意她的学习进展。

直到4岁时,老师发现跟语妍说话她似乎没有反应,父母即刻带她到耳科诊所做测试,确认她双耳听力障碍,双耳须佩戴助听器。戴了助听器后,语妍慢慢可以和家人沟通,也更能适当的表达自己。期间,父母也让孩子上语言治疗课,让孩子的语言能力可以持续发展。
语妍一直戴着助听器至今,直至她到耳科诊所复诊时,检验发现她的听力障碍恶化,左耳只剩下大约20%听力,右耳更为严重,几乎全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