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騙了,想要報警,但因為種種考量而卻步,卻沒想到讓對方卷土重來,繼續騙更多的人。
一名男大生因為嗜賭,從去年起就多次編造各種理由,向社團、慈善單位等申請援助金,最終東窗事發,並於今年4月公開向各界道歉,希望受害者能讓他大學畢業後慢慢賺錢還清所有欠款。
沒想到他在數月後,轉向巫裔團體下手,謊稱資助學費5000令吉,否則會被大學開除,之後該團體負責人驚覺受騙。
這名學生在期間騙取的錢財估計超過20萬令吉,每當被揭發後,就會出言威脅,以死相逼,因此讓受害者擔心成為罪人,不敢去報警。
有些則認為對方還年輕,想要網開一面,不想斷送對方的未來。有些則因為被騙走的金錢不多,因此懶得去警局報案。
種種的原因,讓這名大學生在今年10月,才因為有人報案而被警方逮捕,目前對方已被保釋,是否會進一步采取行動則還不知曉。
因為有前者的於心不忍、擔心成為罪人,因此讓對方有機會進一步詐騙斂財。
這其實是一種警訊,警惕他人的決心。錯了就是錯,不采取行動會讓對方認為自己聰明絕頂,高人一等,可以繼續以此方式詐騙,反正再被揭穿就再重施故技。
聽完大學生的詐騙事跡,媒體們都覺得對方確實是聰明,但卻用錯了地方。
他向社團、慈善團體下手,詐騙金錢,這些錢原本是可以給真正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給嗜賭年輕人去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