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日訊)駐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組長張佳琳呼籲大眾,勿害怕鋪天蓋地的網絡工具,與其害怕不如把它當作利器使用,未來也必須要與其共存。
她說,很多人認為人工智能教育、AI人才培育,加重每個學校校長老師的負擔與壓力。
“原本的教育方針著重培養人性、能力、潛能開發,而我們應瞭解如何在人工智能時代中要如何與AI相處,要會用、開發、欣賞及品鑒,並發現AI其實是給現有的教育環境提供助力的。”

她昨晚在2024年馬來西亞教師教學研習營開幕典禮上,這麽說。
她指出,在3天的研習營中所探討的課題包括,大腦科學、人工智能(AI)教育等,這些都是當前最熱門的教育議題,也是教育人員必備的工具和武器。
她續言,現在的AI教育應跨足探索應用、工業應用、自然語言應用、視覺設計應用,這些都是目前全台灣高等教育開設讓學生跨域選修的課程。
大馬台灣教育文化協會執行長馬秋南說,該會自2013年便在全國各地舉辦類似的研習營。
他也說,近來我國尤其北馬一帶頻繁討論及報導世界頂尖高科技企業紛紛來馬投資設廠新聞,這對我國而言是個好商機,也將成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這些高科技半導體企業料在未來3至5年內投入生產,屆時必大量高薪聘用工程師。”
他指出,邁入少子化時代,為了孩子未來成為高薪一族,他呼籲督學、校長及老師們鼓勵更多學子往該專業發展。
出席者包括,華中理事會永久顧問駱錦地、主席林汶珊、檳城中學華文教師聯誼會主席杜文輝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