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8日訊) 檳州衛生事務委員會主席魏子森透露,檳州醫院每年平均有約150宗滯留病患,這對需要接受緊急治療的病患,面對床位吃緊的壓力。
他說,尤其是沒有家屬的病患,將會被轉介至福利局,安排入住Rumah Seri Kenangan及Rumah Ehsan。但是等待的時間太長及沒有空位。
“等待批準,安置的時間約3至6個月。而此收容所不接受精神病患丶傳染病或60歲以下病患。”

他說,至於穆斯林病患則被轉介至檳州伊斯蘭獻金局(Zakat Pulau Pinang),以獲得經濟援助,安置在收費療養院。
魏子森今午在州議會總結時,回應植物園區州議員李文興。
他也說,之前曾有2家未注冊的療養院,免收費接收滯留病患,它們分別是Cameo Home和Ganapathy Home。
“不過,這2家療養院之後已停止此服務。”
另外,他在書面回答時指出,從2022年至今,檳6家政府醫院中,除了甲拋峇底醫院,其他5家共有16名滯留病患,當中檳城中央醫院最多。
其他則分別是浮羅山背醫院3名丶雙溪峇甲醫院2名,詩布朗再也醫院及大山腳醫院,各有1名。
魏子森也說,檳州衛生局正與各政府醫院緊密合作,采取多項措施,以應對積極應對醫院擁擠的問題,特別是檳城中央醫院,及大山腳醫院。
他說,對於病情穩定但仍需護理的患者,將被轉介至未設專科醫生的醫院,例如雙溪峇甲醫院或浮羅山背醫院,以進行降級護理,減輕主要醫院的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