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顾名思义,指的是自然灾害,但如果人为因素加剧了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就是人祸。
就像若垃圾虫一直乱抛垃圾,导致河流丶沟渠阻塞雨水无法及时排出而致淹水,这个就叫人祸。
同样的,若发展过程缺少政府有效监督,没做好有效排水系统,也大肆破坏自然生态环境,那强降雨带来的淹水及破坏力,很大程度上,已属人祸。
这一年来,不管是槟城或吉打,都发生无数次的突发水灾,每次水灾时,最常见的官家说词,是降雨量异常丶超级月亮惹的祸,再不然就是大涨潮。
但这些说词,却无法解答不少人的内心疑问,怎麽之前连下8小时大雨才会淹水,之後变成了3小时丶2小时,甚至是半小时就一雨成灾?
看看吉打就好。
原以为9月的灾情已算严重,不料11月比9月还更严重,连大臣沙努西也要背着妇孺撤离。
哥打士打县警方灾后巡视水退情况後,将水灾前後对比图放上面子书,画面更令人惊讶,洪水淹没的路面,在水退后出现柏油路,车辆可以顺利通行,而洪水来袭时,水淹至一个椰浆饭的小贩摊位锌版,水退后终於可看到马路及完整的路面。
当我们以为水一退,灾民就可以回家收拾家园时,哪知道灾民却说,“水退了遇到涨潮又再来,我们不敢打扫。”
如今民防部队更发出警报,吉打恐迎次波大水灾。灾民的无奈,忙着斗嘴皮的政客,不会懂。
看到吉打,就想到槟城。
今年同样面对多次的突发水灾,甚至还发生因为暴风雨酿树倒而压死人的事件。
当记者访问受水灾影响的住户商家时,他们深感无奈,甚至指即使当局采取行动,也不敢存太大期望。
水退後不敢收拾住家丶对政府治水计划不敢存太大希望,再看看在第12大马计划下,将在槟城及吉打展开的大型工程,怎样在发展及不加剧破坏自然生态取得平衡,真的是极大考验 。
只是这些考验的代价 ,是由全民共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