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脚9日讯)丹斯里黄荣盛局绅全民团结慈善基金会创办人兼主席丹斯里黄荣盛博士说,他的名字虽然很长(丹斯里拿督斯里拿督巴杜卡黄荣盛准将军博士教授局绅),但每个称呼,他都是真材实料得来,不是“买”来的。
“我没有一个东西是买来的,很多人因此不高兴,可我也没办法。”

他也说,还有一些人说,总有一天想要像他这样,但他劝对方不要这么做,因这些称呼都需要很强的抗压能力来支撑,否则会被“压死”。
他昨晚在峇冬丁宜安老院出席,“2024年与成功人士、慈善界名人、企业家、华社领导人互动交流晚宴”与现场240名嘉宾分享成功之道时,这么说。
他说,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这两个字,只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因此他劝告大家不要让自己放弃,第一次放弃了就会有第二次。
“同时,不要在乎负面化人的闲言闲语,不要害怕谣言,千万不要想你能改变别人,最重要的是你改变你自己,要能够承受压力来迈向成功。”
他也说,由于小时候一贫如洗“穷到怕”,大学时就立下12个人生目标并逐一努力实现,最终今年11月26日达成人生最后一个目标,即成为真材实料的马来西亚皇家陆军部队“荣誉陆军准将军”。
“这12个目标是大企业家、亿万富翁、学术学位、大学教授、国际学者、大冒险家(大玩命家)、陆军将军、大慈善家、书籍作者、最高勋衔、成就及荣耀、社会地位。”


黄荣盛:小时穷到连吃饭钱也没有
黄荣盛说,上有一姐下有一妹的他7岁那年父母亲离异,屋子是跟别人借的,穷到连吃饭都没钱,吃饭只有白饭拌酱油,小学、中学、大学都半工半读。
“在美国求学时,我做过最可怕的工作是在医院太平间洗尸体,每清洗一具尸体约赚取70美元,当年没有人要做这工来解决吃饭、房租和学费。”
他在美国便利店打工还被抢劫了两次,第一份工作是土木工程师,在当地工作让他遭遇不公对待,因而体会到马来西亚的公平;他吸纳外国人勇敢的优点,结合华人原有的优势,回国后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不伤天害理 敢敢做
黄荣盛提醒,只要所做的一切都是合法、不伤天害理,华社都应该要敢敢做,不要每天担心别人怎么讲,想太多的结果是一事无成。
“华人许多事情都不敢做,很多时候我给学员讲课,我问学生喜欢什么颜色?他们都要看左看右的人了才来决定;人生,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
他说,他回国后做了很多华社不敢做的事情,尽管翼装飞行有30%死亡率,即10人中有3人会死,若只看那3人自然不敢飞,但何不看那活着7人的勇气?
“当然,设目标也要设下日期,只可提早达到,不可延迟,然后远离那些影响你及鼓励你放弃的人,尽量参与正面化建设性的人,不要成为第一,只要成为唯一。”
他补充,做决定必须快、准、狠,做了决定就不要改换,目标要明确,不要朝三暮四。


基金会目标至少要拨1亿
黄荣盛也是一名慈善家,他说,其丹斯里黄荣盛局绅全民团结慈善基金会至今拨出约9300多万令吉捐慈善,他的目标是最少要拨出1亿令吉。
“这些钱给出去了若还想太多会生气的,因为有些人拿到拨款还生气,比较谁比谁多,有时给得越多越不高兴,甚至还在背后说我坏话,因此不要理会闲言闲语,我们帮助的是学生、华文教育,不是个人。”
他说,慈善家行善,口袋里的每一分血汗钱都是辛辛苦苦赚来,不要讲慈善家爱脸,永远要懂得感恩珍惜,而慈善家不停的给、舍、助人,一切都会值得。
“我一生的成就是不计较,不计较最大的好处是很多贵人靠山会来找你,因为你不计较,别人不计较,要尊重自己就先尊重别人,你变成别人的贵人,别人也会是你的贵人。”

下月赴剑桥大学进修
黄荣盛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所以他将在明年初再去剑桥大学进修。
他在交流会上回答民众的提问时说,人退休后,要退而不休,可以选择新领域来从事,选择有没有压力的工作。
“最重要是人要忙,人一不忙,就不会想很多东西了,退休过后每天都要运动,适当给自己一些压力,保持脑袋健康。”
他宣布,拨款5000令吉充作当晚宴会的慈善基金。
主桌嘉宾包括拿督斯里李振兴、拿督威拉拿督黄和森、拿督钟佺横的代表钟思杰、许文诗、拿督朱振荣、拿督陈德钦、李添霖、拿督许海明局绅、拿督黄清德、孙涌祳、洪贵蕊校长、拿督黄妙清、谢舜贤。

陈良成:多接触杰出领袖
大会主席拿督陈良成说,越来越多人喜欢与成功人士交流吸取宝贵经验,这使得“与成功人士交流宴”宴席逐年增加,今年来到筵开24席,现场有240名嘉宾聆听,其中一席特别准备给华教界人士。
他说,他本身从2014年至今,已整整10年都在追随黄荣盛提倡的成功之道,毕生难忘,相关经验的分享有助于促进人们提升思想,指引走向更辉煌的步伐,黄荣盛可说是大家的老师,指引大家走向康庄大道。
“希望即使有一天我没有在组织里扮演任何角色,接班人还是可以继续举办这场组织与领导交流宴,让更多人受益。”
他说,国家和华人社会要进步,领袖就该多接触杰出领袖,汲取他人成功之道,希望黄荣盛能继续贡献华社、大马社会造福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