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9日讯)随着第一泛槟岛大道(PIL 1)建设项目被提起,正在经济部审核及考虑中,引起非政府组织关注。他们警告,此项目将可能削弱未来槟州轻快铁系统的客流潜力。
根据网媒“自由今日大马”报道,槟城论坛指导委员会成员阿尼尔(Anil Netto)指出,PIL 1公路路线与轻快铁的规划路线非常相似,这不仅令人担忧,并可能导致通勤者继续选择驾车,而非乘搭公共交通。
“PIL 1与轻快铁的路线几乎一致,这将削弱轻快铁的潜在客流量。”



他说,州政府最初计划,是希望藉着3个人造岛屿的填海收益,为该项目提供资金,但中央政府考虑出资的提议,则偏离该计划早前不依赖纳税人资金的承诺。
曾是槟城交通委员会成员的他建议,与其投入数10亿令吉至上述计划中,还不如设法提高公共巴士的使用率。
“新加坡在20世纪80年代,启动地铁系统前就优先发展公共巴士。”
他说,目前槟城的公共巴士数量相对较少,仅有200至300辆。
拟建的槟城轻快铁珍珠线,将从槟岛东部的沿海高速公路延伸,连接光大和峇六拜,并在下一阶段增加一条通往北海的分支路线。
该大道预算75亿令吉,长19.5公里,拥6车道,由于包含穿越升旗山等重大隧道工程,外加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使该计划一直备受批评。
同时,此大道计划于2019年有条件获批环评报告(EIA),但由于资金不足而未能启动。该计划包括一条穿越升旗山境内的10公里隧道,并将葛尼湾与峇六拜连接起来。
应重新进行环评 勿漠视民众反对声浪
大马自然之友主席米娜认为,第一泛槟岛大道(PIL 1)计划需重新进行环境评估,且随着轻快铁项目的加入,具体情况已发生变化,不能再沿用旧有的环评报告。
另一名槟城论坛成员邱思妮,呼吁提高相关计划的透明度,并敦促州政府重新公开有关环评报告。


“最初的环评报告错误百出,为何不再公开予公众审查?”
也是槟城论坛成员之一兼经济学家林马惠,批评政府漠视公众的反对声浪。
“我们提交一份39页的反对意见,却感觉完全被(政府)忽视了。试想想,要在升旗山建1条6车道的隧道,他们怎么能合理化这种做法?”
中央政府考虑资助PIL 1
槟首长曹观友日前透露,槟州在第12大马计划第5次滚动计划中申请的10个项目中,其中8个目前正由经济部审核及考虑中,当中包括第一泛槟岛大道(PIL 1)建设项目。
PIL 1计划于2019年在56项条件下获批。然而,槟城论坛反对其建设,并警告穿越升旗山断层线的隧道,可能增加地陷风险,并带来更多环境问题和交通拥堵。
唯支持该计划者认为,只要工程设计合规,就能确保隧道安全。
槟城政府亦为此辩护,称该计划受到广泛支持,及得到专业管理,官员曾说,计划共获80%的槟州民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