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11日讯)15岁时在盆栽园艺展,被一棵棵线条蜿蜒的“小人国”树吸引,让他从此成为“小人国”树的灵魂手匠,赋予盆栽拥有专属的独特之美。
(视频:黄意婷)
50多岁的盆栽灵魂手匠程顺泽,偶然在年少时期参观了位于吉打,由外国盆栽园艺业者举办的展览会,有幸见到各式各样的盆栽,自此在他心里埋下一颗向往园艺的种子。
“我当时觉得,这些绿植可以拗成各种造型,就像小人国的大树一样,与现实中的大树相比,这个小人国的大树非常神奇,而且每棵都有自己的独特形态。”
于是,当时是个盆栽“小白”的他,“入手”了水梅和黄杨,在没有任何导师或资讯的指导下,用自己的方式照顾它们。
“结果,我初学盆栽的水梅和黄杨,给我种到‘归西’了,当时蛮激动,从此以后就专注学习如何种植盆栽。”
从盆栽“小白”到灵魂手匠的历程,程顺泽摸爬滚打,秉持着好学的精神,苦学上百种盆栽的生长习性,再以盆栽会友,更进一步学习盆栽的知识。
2006年,他凭着对盆栽的了解和热爱,在大山脚柔府开了一家园艺与盆栽花圃;同时为了养家糊口,他也身兼拆除工作者及园景设计师的工作。
他对养殖盆栽非常有心得,并强调花盆的使用极具讲究。
他说,盆栽不仅有美观作用,也是盆栽的家,因此花盆都是选择带脚的花盆,方便通风和排水。
“养盆栽不仅讲求环境,也讲求排水,如果盆栽排水系统做得不好,养出来的盆栽会稍为逊色。因此,要保持盆栽的美观和营养,水必不可少,要经常在盆栽叶面洒水,保持其绿意。”
妻改行 随夫种盆栽
少年时期养盆栽家人支持,但没有好好收拾会被叨念;成家立业之后获得妻子支持,程顺泽夫妇夫唱妇随,共同研究盆栽。
他笑言,当时学种植盆栽,胞姐是极力支持的,因为她认为培养一个良好的爱好,好过乱掺朋友学坏,只是种盆栽没有打理干净,会被父母“碎碎念”。
“当父母年纪大时,火气也收敛了,我也没被叨念了。”
程顺泽的花圃在2006年开业,妻子王荟茱决定改行,辞掉从事多年的裁缝工作,全心全意帮助丈夫发展盆栽事业。
王荟茱说,她也是盆栽“小白”,跟着丈夫久了,自然而然也学会了,也帮助打理花圃,拔拔叶子照看盆栽。
“不过要给盆栽拗造型,我真的做不到,因为拗铁线需要很大的手力,这点顺泽才做得到,我不行。”
盆栽与古玩 密不可分
除了赏玩与种植盆栽,每个盆栽艺人都爱古玩,这点程顺泽也不例外。
他说,盆栽与古玩的关系密不可分,盆栽给人的印象是古色古香,因此要古玩衬托,才能把盆栽的整体韵味更好的展示。
“最古老的罗汉松活了2500年,它是大自然中极具生命的古迹。”
他也有收集石湾盆、古董花盆、石玩、瓷器、陶艺人偶等手艺品。闲暇时会在花圃内品茗,鉴赏古玩。
程顺泽对于盆栽的喜爱,也非常广泛,包括水梅、七里香、罗汉松、象牙树等。
照顾方面,各有不同,比如水梅成长期较快,平均3至4周需要修剪;罗汉松成长速度较慢,拗造型后定型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待定型后需要2至3个月进行修剪。
以前须 敲人家门求教
初学盆栽失败,并没打击程顺泽对盆栽的热爱,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学盆栽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门,那就是敲响盆栽爱好者的家门求学。
“以前哪有谷歌或互联网?以前外出工作时,无论哪个州或哪个区,经过人家有种盆栽的,就去叫门求学。”
他坦言,在外工作时看到他人家种盆栽,不仅是见到最美的风景线,也是一扇涨知识的门。
“当然,遇到热情的就会拉着自己进去观赏和讨论,有些看到我穿着邋遢骑摩哆的,马上把大门关起来。”
随着认识的盆栽爱好者越来越多,他也在机缘巧合下被友人介绍认识日本的盆栽爱好者,来场跨国界的学习与交流。
“人生不断在学习,包括盆栽的知识是学无止境的,因此这是一场有趣之旅。”
报导、摄影:黄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