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15日訊)作為西馬半島唯一自製“盲文書”和“盲文繪本”的公共圖書館,檳州圖書館至今已推出3500本包括“盲文繪本”在內的“盲文書”,為視障人士包括小孩提供無障礙的閱讀空間。
檳州公共圖書館主任諾莉娜指出,上述“盲文書”和“盲文繪本”,都是由該圖書館唯一的視障圖書管理員拉查尼,負責編製,至今已有18年。
她今日在該圖書館配合“世界盲文日”而舉行的“關愛包容性讀寫能力”活動後,受訪時這麼指出。


她說,作為“盲文書”升級版的“盲文繪本”COBRATE,是以拚貼畫(Collage)丶點字 (Braille)及文字(Text)組成,它與一般“盲文書”不同的是,不隻在文字上加入點字,就連畫面的形狀也被絨線丶貝殼及各種材料拚貼起來,讓視障者閱讀時,可以感覺到圖片的形狀,讓畫面在視障者的腦海變得生動起來。
“‘盲文繪本’以前是使用圖書館現有的書來編製,近年來則推出自行撰寫故事及編緝的‘盲文繪本’。”
她在較早前致詞時說,圖書館在推動“盲文書”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確保所有人不受身體缺陷,都可以在無障礙的情況下,徜徉書海,打開通往知識寶庫的大門。”


檳州馬來西亞盲人公會主席黃友坤(譯音)透露,“盲文”(點字)誕生至今已有200年,聯合國把1月4日列為“世界盲文日”,不僅推動“盲文”的發展與普及,更喚醒社會對視力障礙群體的深切關注及權益維護。
他說,“盲文”不隻是溝通工具,也是視障人士汲取知識丶搭建與世界接軌的橋梁。他呼籲老師和家長不要羞於掌握“盲文”,以便可以更好的陪同視障孩子一起學習。
今天活動,共獲得25所從幼稚園到中學的學校參與,線下參與者有300人,線上則有200人,共計500名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