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18日讯)峇眼区国会议员林冠英指出,渡轮服务自1894年起就开始运营,成为槟城的主要交通工具,更是1985年槟城大桥通车前的重要交通枢纽,但遗憾的是,这一宝贵的历史遗产并未被珍惜。
“渡轮也曾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承载着无数家庭和游客的美好回忆,它早已融入峇眼人民的生活,成为我们共同的情感纽带,然而在2021年1月1日,标志性渡轮服务被终止,历史悠久的渡轮码头被拆除,不仅令槟城人心痛,也让渡轮的复原变得遥不可及。”
(摄影:陈碧珊)

他今早在拿督哈芝阿末巴达威礼堂草场上,举行的“峇眼号”标志性渡轮模型启用仪式上致辞,这么说。
这项耗资14万令吉打造的“峇眼号”老渡轮装置艺术模型,今日由槟州元首阿末弗兹主持开幕仪式。
林冠英说,“峇眼号”获得槟城港务局主席拿督杨顺兴捐赠7万令吉、槟州旅游及创意经济事务委员会主席黄汉伟拨款4万令吉,而他亦拨款2万令吉兴建,包括“欢迎光临”标志——心形雕塑装饰。

“’峇眼号’标志性渡轮模型的设立具有双重意义,即深受槟城人民,尤其是峇眼居民喜爱的渡轮历史纪念与传承,它也象征着峇眼的新愿景,将成为推动峇眼区旅游发展的新地标,助力本地经济腾飞。”
他也说,通过发展旅游业,峇眼不仅能创造更多商业与就业机会,也能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通过如’峇眼号’模型这样的项目,我们希望传承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时结合现代化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探索。威省市政厅正联合旅游部在北海打造一条’北海艺术走廊’,预计耗资63万令吉,这将进一步美化北海,为游客提供更多文化体验。”

标志性渡轮承载着历史情感记忆
威省市长拿督巴德鲁说,标志性渡轮复制品不仅是一个地标,更是槟州海洋遗产和未来愿景的连接纽带,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槟城标志性渡轮,承载着历史与情感的记忆。
“峇眼号标志性渡轮模型可成为社会各界共同欣赏的地标,不仅宣传威省的地方特色,也进一步提升旅游吸引力,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计划,相信艺术与文化的投资远不止装饰功能,而是联系社区、凝聚人心并传承地方自豪感的重要桥梁。”
会上,槟州元首敦阿末弗兹亦颁发州元首援助金及食物篮援助,予100名峇眼居民。
出席者包括槟州行政议员拿督斯里孙达拉祖、州议员朱悦权与古马兰,以及上议员林哥斯华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