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眼號”老渡輪裝置藝術模型開幕 林冠英:承載著人美好回憶
(北海18日訊)峇眼區國會議員林冠英指出,渡輪服務自1894年起就開始運營,成為檳城的主要交通工具,更是1985年檳城大橋通車前的重要交通樞紐,但遺憾的是,這一寶貴的曆史遺產並未被珍惜。
“渡輪也曾是吸引遊客的重要景點,承載著無數家庭和遊客的美好回憶,它早已融入峇眼人民的生活,成為我們共同的情感紐帶,然而在2021年1月1日,標誌性渡輪服務被終止,曆史悠久的渡輪碼頭被拆除,不僅令檳城人心痛,也讓渡輪的複原變得遙不可及。”
(攝影:陳碧珊)

他今早在拿督哈芝阿末巴達威禮堂草場上,舉行的“峇眼號”標誌性渡輪模型啟用儀式上致辭,這麼說。
這項耗資14萬令吉打造的“峇眼號”老渡輪裝置藝術模型,今日由檳州元首阿末弗茲主持開幕儀式。
林冠英說,“峇眼號”獲得檳城港務局主席拿督楊順興捐贈7萬令吉、檳州旅遊及創意經濟事務委員會主席黃漢偉撥款4萬令吉,而他亦撥款2萬令吉興建,包括“歡迎光臨”標誌——心形雕塑裝飾。

“’峇眼號’標誌性渡輪模型的設立具有雙重意義,即深受檳城人民,尤其是峇眼居民喜愛的渡輪曆史紀念與傳承,它也象征著峇眼的新願景,將成為推動峇眼區旅遊發展的新地標,助力本地經濟騰飛。”
他也說,通過發展旅遊業,峇眼不僅能創造更多商業與就業機會,也能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通過如’峇眼號’模型這樣的項目,我們希望傳承其深厚的曆史文化,同時結合現代化發展,吸引更多遊客前來探索。威省市政廳正聯合旅遊部在北海打造一條’北海藝術走廊’,預計耗資63萬令吉,這將進一步美化北海,為遊客提供更多文化體驗。”

標誌性渡輪承載著曆史情感記憶
威省市長拿督巴德魯說,標誌性渡輪複製品不僅是一個地標,更是檳州海洋遺產和未來願景的連接紐帶,其設計靈感來源於檳城標誌性渡輪,承載著曆史與情感的記憶。
“峇眼號標誌性渡輪模型可成為社會各界共同欣賞的地標,不僅宣傳威省的地方特色,也進一步提升旅遊吸引力,通過企業社會責任計劃,相信藝術與文化的投資遠不止裝飾功能,而是聯係社區、凝聚人心並傳承地方自豪感的重要橋梁。”
會上,檳州元首敦阿末弗茲亦頒發州元首援助金及食物籃援助,予100名峇眼居民。
出席者包括檳州行政議員拿督斯裏孫達拉祖、州議員朱悅權與古馬蘭,以及上議員林哥斯華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