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外長非正式會議開幕 討論緬甸危機 南海緊張局勢
(浮羅交怡19日訊)馬來西亞履行2025年東盟輪值主席國,承辦東盟活動年曆的首個部長級會議掀開序幕,由外交部長拿督斯裏莫哈末哈山今天在浮羅交怡主持東盟外長非正式會議。
會議在浮羅交怡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與會者還有緬甸代表和東盟秘書長高金洪博士,大馬將以“包容與永續”為主題,介紹在擔任輪值主席國期間的優先領域和可交付成果,重點是通過3大支柱加強東盟社區政治安全、經濟和社會文化。
外交部發文告說,這將反映大馬促進更加一體化、包容與永續的東盟的目標,同時加強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

東盟外長非正式會議還將討論東盟的戰略方向和對外關係,將審視東盟領導人在2024年10月在寮國永珍舉行的第44屆和第45屆東盟峰會及相關會議上所作決定的後續行動。
此外,東盟外長將就當前區域和國際課題的發展交流,包括緬甸危機、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影響區域和平與穩定的其他挑戰。
在東盟外長會議前夕,外交部秘書長兼大馬東盟高級官員會議領袖拿督斯裏安然表明,會議將討論緬甸危機和南海緊張局勢。
緬甸課題的核心是2021年軍事政變後持續的政治和人道主義危機,這場政變破壞東盟的團結,並挑戰該區域組織在解決區域穩定和人權問題上的不幹涉和共識原則。
南海課題圍繞東盟數個成員國和中國重疊的領土和海洋主張,在該地區引發主權、資源開發和航行自由方面的緊張局勢。
在定義大馬作為東盟輪值主席國的作用時,獨立智庫埃米爾研究機構(Emir Research)主席拿督萊士胡欣博士說,大馬必須注重促進團結,同時尊重成員國的主權和不同利益。
“這符合昌明大馬願景倡導包容、誠信和公平參與。”

東盟“多元一體”基本原則相呼應
區域政策專家萊士指出,這與東盟“多元一體”的基本原則相呼應,大馬應繼續與所有主要和中等強國建立平衡的關係,體現東盟的中立原則。
“通過這樣做,大馬可以幫助緩解地緣政治競爭,並保持東盟在區域架構的中心地位。”
大馬於本月1日正式擔任東盟2025年輪值主席國,這是自1967年東盟成立以來,我國第5次領導該區域組織。
今年全年將在全國舉行逾300場重要會議和活動。
大馬曾於1977 年、1997年、2005年和2015 年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