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7日讯)乔治市列为全马交通最缓慢的城市,槟城人也认同,只要一提起塞车就是一把火,有者甚至有过难堪经验,尿急憋不住,只好用空瓶子上直接解决。
全球定位系统(GPS)制造商TomTom日前报告显示,乔治市是全马交通最缓慢的城市,高峰期间行驶10公里的平均时间需要26分36秒,也是全球500个城市中的第73位。
《中国报》记者访问6名上班族和学生,他们一致认为,乔治市塞车的情况相比其他州属来得更严重,相较雪隆区的缓慢行驶,乔治市宛如“原地泊车”,数公里车程却要花上约20分锺或以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塞车上。


有者也不满在短短1公里的车程内,需经过数个红绿灯,光等候红灯就耗时近10分钟。
受访者还说,若他们从威省出发前往乔治市,需要预留1小时至1小时30分钟的时间,并时时查看导航系统预估的所需时长。
他们认为,塞车的原因在于人口过剩及态度问题,因为民众拥车率非常高,再加上不负责任的司机,随意将车道变成泊车场。

对于未来兴建的轻快铁工程,他们则认为能有效改善交通堵塞的现状,毕竟雪隆区已实行多年轻快铁服务,可见大量上班族和学生用于通勤,但他们一致认为该塞车现状将维持数年,甚至人口继续增长下去将会进一步加剧。
他们也提供数个塞车热点,即敦林苍佑大道(E Gate前)丶青草巷丶哥德路,及海墘路等。

交通堵塞对旅游业打击巨大
马来西亚商务酒店协会槟州分会主席刘应良说,交通堵塞对于旅游业的打击非常巨大,甚至还有顾客向他们反馈,因交通堵塞只能参观部分景点,使业者不得拟定旅游手册,时刻提醒游客提前规划行程,以免错过许多景点。
“目前的公共交通非常糟糕,我们也对它不抱太大信心,很少向游客建议使用。”
他说,现在的人口越来越多,而且平均每家每户最少都有1至2辆车子,试想一对夫妻分开上班就需要两辆车了,路上怎么可能不塞车呢?

“如果我要从北海前去乔治市一带时,一般上我都会提前预留1小时至1小时半;如果要去峇都丁宜的话,我则会预留2小时。”
他认为,槟州现阶段的交通系统已超负荷,作为旅游业者肯定大受打击,期待未来的公共交通能有所提升。

4公里车程用近半小时

我曾从日落洞载客到姓氏桥,距离仅4公里,却因交通堵塞而用近半小时,况且当时并非大节日期间的高峰期。
乔治市一带的红绿灯非常多,有些区域1公里内需停下等待2至3个红灯,每次等待时间约2分锺,累积下来供浪费大量时间。
目前每家每户拥车率非常高,每逢高峰期必然塞车,毕竟一对夫妻已需要两辆车上班,这样就会有很多车了。
路边常见非法泊车 2车道变1车道

乔治市的塞车情况相比其他州属更加严重,随处可见的路边泊车,甚至黄线旁都会发现有一整排的车子停着,车上也不见有乘客或车主。
而且执法人员根本来不及开出罚单,很多地区刚开罚单10分锺后,另一批车子又会继续过来泊车,导致原本两条车道硬生生被占用至剩下一条车道。
如果要解决交通堵塞的问题最好的是增加巴士的班次和路边停靠站,尤其是人口密集地区,好比雪隆区的学生及上班族可乘坐轻快铁上学或工作,尤其是轻快铁跨海工程,可满足每天往返槟威两地的需求。
如果塞车不幸遇上尿急的话,我都会凭借意志力撑到加油站才解决。
不愿浪费时间等巴士 上车后又再塞车

乔治市因为许多人随意泊车在路边,导致路边原本已经非常狭窄的道路,从两条车道变成一条车道,这一点相较其他州属确实比较少见。
如果塞车时恰好肚子痛时,我会忍住直到下一个加油站。
我建议,槟州公共交通的准确时间丶班次,及车站的数量都有待提升,毕竟更便捷的公共交通才能让我们有意愿乘搭,我是不愿意浪费时间等巴士,再从巴士上继续塞车到目的地。
我认为,巴士会更加舒服,毕竟轻快铁车站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固定,但是巴士司机可以在槟岛复杂的小巷间穿梭,缩短步行距离。
每天往返于威省与峇六拜 上下班都大塞车

人口增长迅速,哪怕轻快铁在未来建成,对缓解交通堵塞不会有如传闻中的一样,一口气让槟城交通变得畅通。
槟岛交通堵塞的问题基本上很难解决,毕竟槟威大桥也就两座,第一大桥每天都会塞车,第二大桥距离北海又太远。
我每天往返于威省与峇六拜之间,上下班都会大塞车。我每天早上7时左右出门,到公司的时间刚好8时50分左右,距离打卡时间也就10分钟左右;到了傍晚6时下班,我往往都是晚上8时左右,可谓是把“早出晚归”体现得淋淋尽致。
每逢周五,我都会放工后和同事一起运动,再前往附近地区的公共厕所梳洗后才回家,我回到家的时间就会更迟了,大约晚上10时左右。
公司附近租房间 节省时间

我原本每天往返槟威两地上班,但现在选择在公司附近租房间,上班也不用浪费时间在车龙里,不再像以前一样上下班,在大桥上塞车接近1小时了。
但选择租房间后,我还要拿着微薄的薪水面对物价起飞的生活,又是现在所要面对的另一难题。
最塞车的路段肯定是从大桥通往峇六拜方向的路段,那边只有两条车道,而且还有四处“乱窜”的摩哆骑士。
如果要解决塞车问题,肯定需要把路建得更宽更大,并严禁老车上路。
报导:林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