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3日訊)歐盟駐馬大使拉斐爾達爾相信,自2012年停滯至今的馬來西亞-歐盟自由貿易協定(MEUFTA)談判重啟後,雙方都有信心將能在“合理時間範圍內,取得實質成果”。
他說,今年1月,大馬首相拿督斯裏安華訪問布魯塞爾後,雙方決定恢複MEUFTA談判,在此之前,已進行一次密集且漫長的“範圍界定”(scoping exercise),審視涵蓋領域,並探討可能達成共識的議題。

他今日出席2025年歐盟馬來西亞商業日活動後,在與檳州首長曹觀友共同召開的記者會上,這麼說。
拉斐爾達爾說,自2012年談判停滯以來,全球局勢已發生許多變化,這些變化將成為良好基礎,以達致互惠互利的結果。
他說,在當今世界競爭加劇且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誌同道合的夥伴,更應加強貿易關係。
拉斐爾達爾說,上述談判需要時間,是一項重大且複雜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過,恢複談判本身,就已釋放出,雙方希望將貿易關係提升至新階段的重要訊號。
他指出,自由貿易協定帶來的積極影響巨大,在部分案例中,雙向貿易流量甚至增長40%。
MEUFTA的談判始於2010年,但由於大馬對歐盟的棕櫚油采購政策、補貼和永續條款的顧慮,談判於2012年暫停。
出席者包括檳州行政議員再裏爾、黃漢偉、方美錸、魏子森、拿督斯裏孫達拉祖及法米再諾;檳城投資機構總執行長拿督呂麗蓮、大馬歐盟商會主席彼得倫哈特等。

歐盟是大馬第二大外資來源國
拉斐爾達爾說,歐盟將與成員國大使館密切合作,發起一項關於歐盟在馬來西亞商業影響力的研究,以提供更清晰的數據,了解資金與投資的來源,進一步刺激與吸引投資,並促進企業間的協同發展。
他說,歐盟目前是馬來西亞第二大外國直接投資(FDI)來源國,並且是馬來西亞的第四大貿易夥伴,僅次於中國、東盟及美國。
“我們預計上述研究,將在今年首季末或第二季度內完成,具體進度取決於,我們能挖掘到多少數據。”
拉斐爾達爾說,至今,歐盟企業在馬來西亞創造至少15萬個就業機會,充分彰顯歐洲企業在大馬的強大經濟影響力。
他說,在2023年,大馬是歐盟第16大進口商品來源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