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23日讯)槟州供水机构斥资2000万令吉,打造的滤水厂残余物脱水处理中心,每年可以处理多达450公吨的残余物。
槟州首长曹观友说,该滤水厂抽取慕达河的水源,而河水中有沙子、泥浆等残余物,经过特别处理后的残余物,尤其是泥浆,需要根据环境局的标准作业程序处理。
“被分离的泥浆不会被随意丢弃,而是运送至相关工厂,如砖厂,作为制作砖块等建材的原料。这一模式实践了’循环经济’的理念,将原本的废料转化为有用的资源。”


他今午为上述中心主持启用礼时说,该设施可以节约成本多达9000万令吉。
他说,该中心处理残余物脱水时,每公吨的处理费现金只需要145令吉,相较之前的每公吨550令吉来得便宜,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
他说,早前环境部要求残余物脱水处理,须送往森州的工厂,其中成本涉及费用多达9000万令吉,随着滤水厂残余物脱水处理中心兴建,协助了减轻运作成本。


环境局自2009年起,敦促国内供水机构,将滤水残余物丢弃至“第4级卫生填埋场”,而这一个处理成本高昂。
他说,滤水厂残余物脱水处理中心,是由Alam Aliran Kualiti私人有限公司(AAK)在双溪赖滤水厂建造,因此不涉及土地成本。
“槟州供水机构与该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15年的合同,由该公司处理双溪赖滤水厂的滤水厂残余物,该机构将监督该设施的运营。”

巴马纳登:残余物是粘土砖的原料
槟州供水机构总执行长拿督巴马纳登说,该机构于2009年开展了一个回收项目,利用双溪赖滤水厂残余物作为生产粘土砖(clay bricks)的原料,这些粘土砖可用于建筑行业。

他说,该回收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获得了奖项;然而,最终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却很低。
他说,今年双溪赖滤水厂的最大设计滤水容量,已提升至原本的近10倍,从每日1亿3600万公升增至每日13亿4200万公升。


“滤水厂日常净水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数量也成倍增加,因此,我们选择从另一个角度,即打造的滤水厂残余物脱水处理设施,来解决滤水厂残余物问题。”

他说,该设施非常符合槟州2030愿景、也遵守环境局条规、节省高达74%的残余物处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