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调整不仅增加市政厅的营运成本,也加重人力资源负担。因此,我们计划未来一年半内提升峇都茅垃圾转运站的处理能力,并推动建筑废料循环再利用,转化为新型建筑材料,以减少每日垃圾量并降低开支。”
他说,市政厅致力在峇都茅直接处理全槟的建筑废料,因为建筑废料是最容易处理的垃圾之一,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甚至具备出口潜力。

“这不仅能降低垃圾运输成本,还能将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其他发展项目,为市民带来更大利益。”
他今日出席峇六拜法庭路环保中心开幕后受访时说,上述计划目前仍处於筹备阶段,一旦获得批,预计将在一年至一年半内完成处理建筑废料的相关设施。
他说,全槟每日所生产的建筑废料约为650吨,若资源化处理得当,将大幅减少最终填埋的废料数量。

“若能有效回收可循环的建筑废料,不仅能缓解浮罗布隆垃圾填埋场的压力,同时也可创造经济效益。”
他说,目前,市政厅每吨垃圾的处理费用为33令吉,但运输费用却高达45令吉,使得整体垃圾处理成本飙升至1500万令吉。

拟设中心 直接处理垃圾
拉詹德兰说,槟岛市政厅计划在槟岛范围内设立一座能直接处理垃圾的回收站,并成为槟岛内相对独立的垃圾处理中心,以减少对外地填埋场的依赖。
“槟城已有峇都茅垃圾转运站,因此我们计划以此为基础,探索更完善的垃圾处理方案。”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措施,让槟岛具备自主处理垃圾的能力,并将节省下来的资金回馈社会,为市民带来更优质的生活环境。”

他也说,尽管在槟岛市政厅努力下,槟岛的垃圾回收率已达43.72%,高于全国平均的35.38%,但他仍不满意这一数据,因为相较于2023年,仅提升约2%,即每日增加约30吨的回收量。
“我们为推动垃圾分类与回收付出了大量努力,包括举办讲座丶与个人或社团交流丶走入校园宣传等,但整体成效仍未达到预期。”
部分环保中心没被善用
拉詹德兰说,目前槟岛共有约32个环保中心,但部分环保中心仍未被充分利用,这反映出部分市民的环保意识仍有待提升。
“希望市民能主动分类和回收垃圾,而不是依赖市政厅官员监督才行动。”
他预计未来将持续增加环保中心,今年内有望增至50个,以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他承诺,市政厅将持续加强垃圾分类及环保相关宣传,以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回收行动。
出席者包括槟岛市政厅秘书蒋志鸿,及槟岛市议员莫哈末尤索夫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