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2日訊)檳州衛生委員會主席魏子森說,最近檳州小孩患手足口症病例,有上升的趨勢!
他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根據檳衛生局提供報告顯示,2025年截至第8個流行病學周(EW),即2025年2月22日,檳州共接獲了1954宗手足口症病例,其中最多的是6歲及以下兒童,共計1484宗(75.94%),而7歲至12歲兒童有359宗(18.37%)。

他透露,從第7至第8個流行病學周,有關手足口症病例從171宗增至193宗,上升了12.8%。
“對比第8個流行病學周(2月16日至22日)的193宗案例,第9個流行病學周截至目前已有225宗,上升32宗。”
他指出,托兒所及幼兒園是存在手足口症疫情最高風險的場所,並且疫情由來是指在一個地區發生2宗,或以上具有流行病學聯係的病例。
“從報告中顯示,在37宗疫情中,有28宗(75.7%)是涉及托兒所、幼兒園和學前班,另有8宗(21.6%)涉及小學,還有1宗(2.7%)疫情發生在日托中心。”

他說,手足口症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尤其是柯薩奇病毒A16(Coxsackievirus,簡稱CA16) 和柯薩奇病毒A6 (CA6) 感染引起的,該病毒通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唾液、水皰液和糞便傳播,大多數患者會出現發燒、手腳起水泡、口腔和舌頭潰瘍等輕微症狀。
“大多手足口症患者都會自行痊愈;然而由腸道病毒EV71病毒(Enterovirus)感染,可引起嚴重的並發症,如腦炎、肺炎和心肌炎。不過檳州尚未接到報告是由該病毒引起的嚴重感染病例,也未有在重症監護室(ICU)治療或導致死亡的手足口症病例。”


進行檢查或關閉學校 切斷感染鏈
魏子森說,衛生局除了對受手足口症疫情影響的托兒所、幼兒園、學前班的裏外,及遊樂設施和教具進行全面消毒活動,也為照顧兒童人員、教師和家長提供健康教育,以及為特許經營托兒所和幼兒園的管理機構提供谘詢服務,以促進有效監測和提供健康相關建議。
“根據1988 年《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法令(第342法令),該局對涉有手足口症疫情的場所進行檢查或關閉,以進行消毒並切斷感染鏈。”
他認為,手足口症的防控工作需要各方的配合,特別是家長或監護人,以及托兒所和幼兒園的經營者的配合。
“目前檳衛生局通過所有地區衛生辦公室(PKD)采取了幾項預防和控制措施,以遏製手足口病的傳播。”
衛生局建議應采取的防控措施如下:
‧ 每天檢查孩子的健康狀況,注意是否發燒、皮疹或手腳起水泡以及口腔或舌頭潰瘍等症狀;
‧ 如有症狀,立即到附近的診所或醫院檢查;
‧ 如果孩子有手足口病症狀,避免送孩子去托兒所、幼兒園、學前班或學校;
‧ 建議家長不要帶有症狀的孩子去遊樂場、遊泳池、市場等公共場所;
‧ 在校園入口處進行檢查,確保隻有健康的兒童才能入校上課;
‧ 接觸兒童患處後,請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 每天至少2次清洗遊樂設備、桌面、椅子和地板;
‧ 將一次性尿布丟棄到有蓋的垃圾桶中;及
‧ 不要與其他孩子共用餐具和個人物品。
同時,室內遊樂場經營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 在場所入口處為孩子進行檢查;
‧ 每天至少2次清潔場所和消毒設備;
‧ 在場所入口處張貼有關手足口病感染風險的警告標誌或海報;及
‧ 在場所入口處提供洗手設施或洗手液。
手足口症 無抗生素可服用
檳城一名私人診所醫生李佳靖說,由於手足口症是由病毒所感染,並非是細菌,因此患者是不需要服用抗生素,因為抗生素是用來抑製細菌增長,對病毒根本無效,而患者只能靠免疫係統自愈。
日前他也在面書及小紅書分享了“手足口症太可怕?10個關鍵知識幫你安心應對!”貼文,坦言最近發現周圍越來越多小孩感染手足口症,家長們對此都很擔心。
“希望透過以下分享資訊,能提高民眾對手足口症的覺醒。”

10個關鍵知識 應對手足口症問題
1)手足口症是什麼?
答: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影響 5歲以下兒童,但是成人也可能感染。
2)為什麼在托兒所/幼兒園很常見?
答:病毒主要通過唾液、鼻涕、糞便或被汙染物品傳播。小孩經常把手放進嘴裏,增加病毒傳播風險。
3)典型症狀有哪些?
答:發熱、口腔潰瘍、手掌/腳掌/臀部皮疹或水皰、精神不佳、食欲下降。
4)大人也會得手足口症嗎?
答:會!成人免疫力低下時可能感染,但通常症狀較輕。
5)如何預防?
答:勤洗手、不共用餐具、定期消毒高接觸物品、避免帶小孩去人多的地方,身體不適應隔離。
6)小孩感染了怎麼辦?
答:目前無特效藥,可采取以下措施緩解症狀:
●發燒:依據體重服用Paracetamol;
●口腔疼痛:吃溫涼、柔軟食物(如粥、酸奶、馬鈴薯泥、冰淇淋),避免辛辣、燙食,可用止痛喉嚨噴霧劑;
● 防脫水:多喝水;
●避免感染:保持皮膚清潔,別抓破水皰;
●提升免疫力:注意休息;
● 隔離:避免接觸其他兒童;
*溫馨提醒:大部分手足口症 7-10 天可自行痊愈,但家長需留意護理,預防並發症!
7)什麼時候需要就醫?
答:高燒持續 3 天不退、無法進食/飲水、肢體無力、步態異常、抽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
8)需要吃抗生素嗎?
答:不需要!手足口症是病毒感染,抗生素無效,只能靠免疫係統自愈。
9)得過手足口症,還會再得嗎?
答:可能會!不同病毒可導致重複感染,不會終身免疫。
10)需要隔離多久?什麼時候能回學校?
答:至少 7 天,等症狀完全消失(無發燒、潰瘍痊愈、皮疹結痂)後才可回校,以免傳染他人。
傳統中藥配方 治手足口症
北馬藥業公會主席兼北海益生堂藥材行東主洪亞福說,中醫所給予治療手足口症方面,是讓患者服用傳統中藥配方,可清熱消炎,達到解毒功效,但非抗毒作用。
他指出,由於流感季節與氣候關係,最近不僅多名小孩都患上手足口症,流感和水痘也有不少小孩患者,在家長陪同下向他尋求中醫治療。


“就如西醫說法一樣,手足口症由病毒所感染而非細菌,因此服用抗生素是無效的。”
他也說,若患上手足口症,就要多喝水排毒,避開人潮處,外出要穿戴口罩,因人多地方容易散播,如小孩在學校與幼兒園,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其實最大病毒來源是機場,因為若有人從外國回來染病了,在抵達機場時就有可能把病毒傳給其他人。”
建議患者需隔離9天 才可返校
Sinar Mesra Daycare院長林碧霞說,一般他們建議家長讓患手足口症小孩,在家隔離9天後才可返校,因此該園每天除了會給孩子量體溫,也會檢查他們的手腳以及口腔,是否有紅點狀況。
“這是為避免有染病小孩,把病毒帶入校內,導致其他孩子也受感染。”





她說,隻要提早發現孩子狀況並告訴家長,家長就可盡早帶孩子去求醫,也能遏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一旦出現口腔潰爛嚴重化,小孩也很難進食導致食欲不振。除此,老師和家長須常向孩子傳達正確的衛生意識,例如正確洗手方式,讓孩子們懂得保護自己。”
她也說,學校環境的衛生也很重要。如在課室裏裝上空氣淨化機及時常保持廁所的幹淨。課後,以環保消毒液消毒課室物品與玩具。
報導/攝影:陳碧珊(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