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罗士打17日讯)吉打稻农每月收入严重极低,平均每人月入仅有约500令吉。
吉打农业事务委员会主席佐瓦希指出,导致收入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劣质稻种导致产量低,而这种情况令人忧心,因为稻农是国家稻米产业的核心,但稻农的生活却面临极大挑战。
他说,稻农每日顶着烈日辛勤耕作,以确保稻米供应充足,然而,他们的收入却与付出严重不符,月收入不到500令吉,已属于极端贫困。”
迪佐华希日前在吉北武吉槟榔与吉打燕窝业者协会一同出席开斋聚餐,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许多稻农愿意花费更高价格购买优质稻种,但最终所得的种子仍未达理想标准。
他指出,这并非新问题,早前已有领导层关注此事,但至今仍未获得有效解决。

他说,为改善现状,吉打州政府计划推行一项新措施,在20.2公顷土地上进行试验,以培育最适合本地土壤的稻米品种。
他解释,该项目将与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包括博特拉大学、玛拉工艺大学及核能机构,以确保所培育的稻种能适应吉打的土壤条件,提高稻农收益。
“吉打的土壤环境与雪兰莪等州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必须找到最合适的稻种,以提高产量,让农民受益。”
另一方面,迪佐华希也提及,吉打州的燕窝产业蕴含巨大潜力,本地业者仍有广阔发展空间,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他指出,中国、台湾及新加坡是大马燕窝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因此当前燕窝业者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拓展市场,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全球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