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18日讯)槟城消费人协会与第三世界网络(TWN)揭露,在今年2月27日卫生部长与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高层官员,进行的公共谘询会议上,一群全科医生(GP)表现粗鲁且傲慢,不仅谩骂、甚至大声斥责正解释展示药物价格政策的内贸局官员。
两个组织声称,这群全科医生更在会场上宣称,他们不是蔬菜、水果或食品销售商,暗示他们不应受到相同的消费者保护规则约束。
“一名全科医生甚至毫无顾顾忌地,抢走了槟消协代表的麦克风,坚称自己是一名全科医生,有权插队参与抗议。”
槟消协主席莫希丁阿都卡迪与第三世界网络执行董事徐玉玲,今日联名发文告,揭露此事。

文告说,将于5月1日实施展示药物价格政策并不代表价格控制,私营业者仍可自由定价,而政策赋予消费者和病患者获取价格信息及进行价格比较的权利。
“价格透明度,是促进健康和公平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希望提醒全科医生,尤其是在公共谘询会议上表现过于激烈的医生,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同样受到药品价格不透明和高昂药价的影响。”
“我们对一些全科医生的立场深感遗憾,尽管标价最高的私立医院已公开支持并愿意遵守新的展示价格政策,但这些医生在马来西亚医疗协会(MMA)和马来西亚私人医生协会联合会(FPMPAM)的支持下,仍然强烈反对这项旨在维护公众利益和促进市场竞争的政策。”
医生要求诊费调至50至150令吉
槟消协与第三世界网络指出,虽然卫生部长及其高级官员已公开承诺,正努力修改《私人医疗设施与服务法案》附表7中的诊费范围,但全科医生仍提出异议。
“大马医疗协会依然要求未来诊费收取50至150令吉的费用,这表明他们与希望获得合理医疗服务的广大民众,存在脱节。”
两个组织强调,展示药物价格政策 ,是为了应对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马来西亚医疗协会(MMA)在2023年不应与跨国制药公司合作,支持对原有药品价格机制进行‘成本效益评估’研究。其意图显而易见,正是要推翻这项将惠及大多数人民的政策。”
两个组织说,如今人们仍为不得不支付高昂而不合理的药价而苦苦挣扎,而不断阻挠政府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确保医疗保健可负担的行为,实在令人感到遗憾。
槟消协与第三世界网络指出,卫生部药品服务部门一直监测市场上的药品价格,至今已发布了三份药品价格监测调查报告(2017年、2020年、2022年),这些报告明确指私营市场上的药品加价,是导致医疗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
“根据2022年的数据显示,在私立医院的住院设定中,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加价中位数,分别达到了采购价的2.2倍和3.7倍(这些数据仅为中位数,并非最高值)。同时,私立诊所的药品售价也明显偏高,几乎是社区药房相应加价的两倍。”
“在医疗费用持续上涨的背景下,药品加价的幅度尤为令人关注。尤其是当病人或消费者对价格差异毫无所知时,他们在收到最终账单时往往会支付更多的费用。”
两个组织指出,根据2023年国家卫生账目,私人医疗支出的约30%实际上用于医药产品,这一比例相当可观。

赞政府展现政策决心和政治意愿
槟消协与第三世界网络对政府在5月1日,实施期待已久的展示药物政策决心和政治意愿表示赞赏,并形容迈向药品价格透明化的一小步,也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重要举措。
“这也是政府与私营医疗行业中的既得利益者之间,上演一场艰难的拉锯战。 ”
两个组织说,目前的政策已是对原有政策的多次退缩和淡化的结果。最初的政策是建立药品价格机制(Medicines Price Mechanism),该机制可追溯至2018年,旨在控制药品的高额加价,并要求批发商申报药品价格。
“目前的药品定价体系依然完全不受监管,缺乏透明度。政府的政策建议遵循了马来西亚竞争委员会在2017年对医药行业市场的审查建议。”
“我们呼吁私营业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人民的健康放在首位。归根结底,我们每人都是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