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2日訊)檳城消費人協會主席莫希丁阿都卡迪說,根據該會調查發現,除了日常供應的食水經常斷供和出現水管汙染,農業領域,特別是農民所受到的衝擊最嚴重,經常缺水灌溉稻田。
“受影響的稻米種植區包括我國米倉,如吉打和玻璃市慕達農業發展機構(MADA)的稻田,霹靂吉輦及雙溪馬立農業發展計劃,以及吉蘭丹金毛毛(Kemubu)農業發展局(KADA)的水稻。”
他說,原住民種植區,如吉蘭丹話望生與環境偏遠的社區,由於山地水道被汙染或因毀林,特別是村子附近的伐木和種植活動而導致土地淤積,居民都對缺水情況感到擔憂。

他今日發文告說,國內水壩的水位經常偏低,特別是在幹旱季節,加上用於天然供水的河流,以及社區環境受到各種廢物,包括有毒物質汙染,已失去水源效用。
配合2025年世界水日,他也呼籲政府采取慎重措施應對國內用戶,特別是城市居民所面對的嚴重水危機。


“我們呼籲涉及水源的各部長部門及機構,采取嚴格的執法措施,維護和係統化管理水資源,以有效解決水危機的根本問題。“
他說,農民和原住民在過去數年來不停向政府提出抗議和請願,試圖解決他們所面對的用水危機,唯至今懸而未決。

“我們擔憂情況若沒改變,將為農業領域帶來不可逆轉的後果,影響農民收入之餘,也危及國家糧食供應。”
因此,他呼籲政府解決環境惡化的肇因,復活受影響的集水區,保證保護水源區,杜絕河流汙染,避免天然水源受到任何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