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檳島

骨痛熱症

骨痛熱症疫苗

傳染疾病科暨內科專科阮漢霖醫生

文 文 文

今日北馬頭條|去年6月推出至今 民眾多不知已有骨痛熱症疫苗

(北海30日訊)對國人而言,是熟悉不過的疾病,我國衛生部在去年6月宣布推出疫苗,至今大多數民眾,甚至是醫護人員都還不知道,但也相信是價格緣故,接種疫苗不普及,也乏人問津。

北海詩布朗再也醫院接受《中國報》專訪時指出,疫苗的配套共有2針,即第一針之後,在相隔3個月後才打第二針,而抗體有效時間為4至4年半。

“接種疫苗的配套費用約為500餘令吉,目前隻有在私人診所和私人醫院,有提供這種疫苗。”

盡管去年6月衛生部才剛宣布推出骨痛熱症疫苗,但仍有不少民眾,甚至醫護人員都不知道在我國已有該疫苗可接種了。

阮醫生指出,盡管疫苗並不便宜,但如果以其有效期4年計算,平均每日並不到40仙。

他說,基於該疫苗才剛推出還不到一年,在國內仍未普及化,很多民眾不曉得,連多半醫護人員包括醫生也不太了解這種疫苗。


他說,那些剛從恢復者,或患有慢性疾病者如腎髒與心髒病患,及高風險群體的老人們,更應接種

是病毒不是細菌,因此沒有抗生素,目前僅依靠疫苗來減少患病例。”

他說,他的看法認為,如果有能經濟能力者,他會鼓勵為自己或家人,接種疫苗。

他說,對於,許多人或許並不太重視,也可能等閑視之,而事實上這個病毒對患者是具有一定的威脅。

因此,他提醒大眾需時常保持高度警惕,如有疑似症狀,就必須盡早求醫,以免病情惡化成重症,那死亡率也將大幅增高。

傳染疾病科暨內科專科阮漢霖醫生。

全國2025年第一季度感染指數(列表1)

州屬 居民人數 確診病例 感染指數(IR,每10萬人)
1聯邦直轄區/布城 200萬 1657 82.9
2雪蘭莪 700萬 5654 80.8
3森美蘭 120萬 882 73.5
4柔佛 400萬 1290 32.3
5馬六甲 100萬 299 29.9
6吉蘭丹 180萬 506 28.1
7檳城 177萬1600 470 26.5
8霹靂 250萬 559 22.4
9沙巴 340萬 735 21.6
10彭亨 160萬 291 18.2
11吉打 220萬 365 16.6
12砂拉越 250萬 194 7.8
13登嘉樓 120萬 49 4.1
14玻璃市 30萬 10 3.3
15納閩 10萬 1 1.0
總數 3257萬1600 1萬2962 39.8

檳州各縣屬2025年與2024年第一季度病例(列表2)

縣署 2024年 巴仙率 2025年 巴仙率 %增加或減少
東北縣 224 17 138 29 -38%
西南縣 168 14 64 14 -64%
威北縣 88 7 105 22 +19%
威中縣 498 39 98 21 -80%
威南縣 298 23 65 14 -78%
總數 1286 100 470 100 -64%

高風險群

阮漢霖醫生指出,的高風險群,包括有糖尿病、高血壓、腎衰竭、慢性肺病, 以及心髒病等慢性疾病者。

“但除了慢性疾病群體,老人、小孩及孕婦也須盡早尋求診斷和檢查。如果病患有交通因素或住所離醫院太遠,也應考慮盡早入院,以避免患者未能及時治療致病情惡化。”

他說,這裏的高風險並不是指慢性疾病比較容易感染,而是慢性疾病患者一但患上,會較容易引發其他並發症。

“尤其洗腎病患無法排尿,也無法補充過多水分,這在治療過程中是個大挑戰。”

來源和症狀

阮醫生說,是一種病毒感染,該病毒共有4個變種,即DENV-1、DENV-2、DENV-3 和 DENV-4,並通過帶有病毒的雌性黑斑蚊(或稱伊蚊)叮咬傳播給人類。

他指出,其病毒能潛伏在人體內3至14天不等(平均是4至6天),潛伏期間,病患不會顯現任何症狀。

“大多數症狀輕微或無症狀,或隻有輕度症狀如簡單的發燒,會在一至兩周內好轉;但有5%有嚴重臨床症狀,甚至可能致命。”

他說,常見症狀是高燒、頭痛、身體疼痛、疲憊,惡心。除了輕微症狀,重症者通常在退燒後也會出現一些警告信號,如嚴重腹痛、持續嘔吐或瀉肚、呼吸急促、牙齦或鼻出血、煩躁、嘔血或便血、皮膚蒼白和冰冷、感覺身體虛弱及排尿減少。

“如果若沒及時入院就醫,病患者會進一步惡化成骨痛休克症候群(dengue shock syndrome),即血壓會急速下降,形成多個器官,包括腎髒和肝髒功能衰竭。”

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阮醫生指出,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它隻會在被感染的雌性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或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叮咬時傳播。

他說,盡管染上某病毒變種後,人們將對該變種病毒產生終身免疫。然而,若不幸接觸到其他病毒變種,人們仍有機會再次感染,症狀也將比之前更嚴重。

重症者通常在退燒後也會出現一些警告信號,包括嚴重腹痛、持續嘔吐或瀉肚等。

“其實退熱前後,才是危險期 (極期),一些患者的白細胞和血小板會驟減,小部分患者會出現全身性血管滲漏綜合征,其特征為血漿滲漏、出血、休克和器官損傷,這關鍵期持續24至48小時,隨後才進入恢復期。”

他也說,在這段退熱期間(極期),醫護人員和病患都必須謹慎觀察病情,以確保沒有進一步惡化,避免形成重症。

檳死亡人數上升

盡管在2025年至目前為止,全馬(登革熱)確症數目,同比去年有下降,但檳城死亡人數卻有增加。

阮漢霖醫生說,根據衛生局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截止ME10)的呈報病例達1萬2962宗,因並發症死亡人數為9人,與2024年同期的3萬5619宗相比減少。

2025年第一季度的骨痛熱症呈報病例,比起去年同時期有下降趨勢,但檳城死亡人數卻有上升跡象。

他指出,盡管在今年全國病例有減少,可是在死亡病例,檳州卻是全國唯一州屬有增加跡象,即今年第一季度,檳州已有2宗死亡病例,同比去年1宗,增加100%,也超過全國死亡控制率(超於0.2%)。

他也說,盡管檳州是全馬第二最小州屬,可是其感染指數(IR)卻是第七最高州屬,而雪州人口最多,其感染指數排在第二位。(詳情參閱列表1)

“至於各縣屬,檳州僅威北的確診病例有增加跡象,即19%,其他縣屬則是減少跡象。”(詳情參閱列表2)

4歲以上者可接種疫苗

對於疫苗,阮醫生指出,我國首個疫苗Qdenga,已在2024年6月獲得大馬葯物管理局(DCA)批準,旨在預防所有4種病毒血清型。4歲及以上人士都可接種。

他說,此疫苗目前已獲30多個國家批準,包括歐盟、英國、巴西、阿根廷、印尼、泰國、越南和大馬臨床研究表明。

“在4年半(54個月)的追蹤數據中,Qdenga展示持續的整體疫苗效力,並且總體上耐受性良好,該疫苗能減少90%的住院病例,和80%的有症狀病例。”

一旦發現有骨痛熱症疫區,當地將被掛上一個警示布條,以提醒民眾並給予警覺性。

“值得一提的是,監測及密切跟蹤仍在進行中,迄今沒有發現任何長期嚴重副作用。”

他也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覺得接種疫苗後,就如得到“神葯”般,以為得到了100%抗體。

“即使接種了疫苗,我們仍可能確診。但它可大幅度降低病例和嚴重臨床症狀機率。”

預防勝於治療

阮醫生說,預防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警惕,避免蚊蟲叮咬,以及防止伊蚊繁殖。

他指出,通過消除蚊子的繁殖來阻止蚊子滋生很重要,我們必須經常清理和檢查住家和周圍環境,以確保家裏內外沒有積水情況。

“同時,我們要確保蓋好所有裝水的容器,並時刻關閉門窗或安裝防蚊紗,還有使用氣溶膠驅蟲劑、蚊香和電蒸氣驅蚊儀來消滅成年蚊子。”

他也說,旅行時,盡管在室內,也在身上噴驅蟲劑或驅蚊劑,還有穿長袖衣服和長褲、襪子和包鞋,盡可能多遮蓋身體。

“對於嬰幼兒和兒童,可以到葯房購買防蚊貼、防蚊帶或濕巾。”

確診需注意7個事項

如果診斷了病,需要注意些什麼?阮醫生為本報讀者整理以下資訊,希望能幫助民眾更了解及掌握知識。

1. 患者必須每天在門診臨床檢查及血液分析。若發現重症的警告征象,就得需要住院治療,診所醫生將每日追蹤及觀察病患是否惡化,或需要留院治療。

2. 是病毒感染, 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特效葯物或療方。治療的重點是用發燒葯來退燒及控制疼痛,避免使用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等非類固醇抗炎葯,它們會增加出血風險。

3.嬰孩、老人、孕婦、糖尿病、高血壓、心髒病、腎衰竭等疾病者,都是感染重症登革病毒的高危人群,這些人群即使隻出現輕微症狀,也建議立即就醫。

4. 患者必須居家休息,並鼓勵每日飲用2公升的水,以防止身體嚴重脫水,導致登革熱休克綜合症。

5. 隨時留意自身的狀態。的病情會隨時惡化,尤其是開始退燒時。若發現自己出現更嚴重的症狀,請立即就醫。

6. 病患的血小板偏低,因此需避免接受注射葯物,按摩或刮痧,以防止造成瘀傷或血腫。

7. 初步證實木瓜葉汁,可以使人體增加產生血小板對抗病毒。但臨床上病情的進展並不取決於單一的血小板計數,也沒有臨床驗證它可以減低嚴重病例或死亡幾率,因此目前木瓜葉汁,隻屬輔助療法。

大多數登革骨痛熱症症狀輕微或無症狀,包括簡單發燒及出現皮疹等。
民中必須經常清理和檢查住家和周圍環境,以確保家裏內外沒有積水情況。
除了確保要蓋好所有裝水的容器,也時刻關閉門窗或安裝防蚊紗,以減少患蚊症機率。
溝渠必須保持流通順暢,以免滋生蚊蟲。

獨家報導/攝影:陳碧珊(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骨痛熱症

骨痛熱症疫苗

傳染疾病科暨內科專科阮漢霖醫生

相關文章

第24個流行病學周 檳新增38骨痛熱症

檳第21流行病學周 骨痛熱症再奪1命

米都市廳 聯合衛生局 突擊檢查 杜絕孑孓滋生

檳骨痛熱症出現2宗死亡病例 魏子森:屬高危群體與延遲就醫者

全檳增54骨痛熱症 再添1基孔肯雅病

第9個流行病學周 全檳增37骨痛熱症 再添1死例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