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大年11日訊)巫裔華語新聞主播拉絲達(Rasyidah)憶述自己從小學到獨中,一路在華校求學的經曆時指出,華校老師就像她的第二個母親,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是她成長路上的重要支柱。
她說,作為一名馬來學生,進入華校並非易事,尤其是父母都不懂華語時,許多人也會問她為何會讀華校,是父母逼的還是自己要的。
“我是自己要求讀華校的,我跟媽媽說我要讀華小,媽媽願意給我機會,但也開條件,說如果課業跟不上,就要我轉回國小。”
當時的我心裏想,“你看死我,我就一定要做給你看。”
她說,基於父親是軍人,她從小學到中學,就換了六間學校,每兩年就轉校。
“每次轉學面對不同的老師與環境,但老師們都對我和我媽媽充滿耐心,無論是我遇到什麼問題,老師們都設法幫我克服。

“我的老師會跟我媽媽溝通,告訴媽媽說我可以跟上課業,遇到問題時會給建議,如補習,把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
拉絲達坦言,華文對她的工作與生活都有很大幫助,是她今日能以華語主持新聞的基礎。
她感激所有曾經為她點亮學習之路的老師,並希望自己能做出更多成就,讓老師們可以為她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她在主持“第二屆謝師宴”活動時,也提到曾有一位老師,每次看到她上新聞就會傳簡訊鼓勵。
“這位老師跟我是同鄉,我也說過回鄉時,我們出來見面,但後來某天不再收到老師的鼓勵的簡訊,才得悉對方已癌症離世,此前說好一起出來見面,也從此無法實現。
她語帶感傷地提醒大家:“要及時把握,趁老師還在的時候,把他們約出來。”
馬來西亞企業家基金(社企基金)在“第二屆謝師宴”,撥出360萬6000令吉,給予全國601名退休校長和教師。
該活動昨晚在雙溪大年新民獨中禮堂舉行,筵開111席,包括來自全國各地共522名受惠者,有者甚至已經年逾90歲,仍不辭辛苦,一起出席這項溫馨感人的宴會。
該活動是由馬來西亞社會企業基金會舉辦,旨在表揚長期服務獨中的教職員,喚起社會對改善獨中薪酬結構的關注和重視教職員長期貢獻的精神。
今年的謝師宴,由吉打董聯會輪值承辦,也一並頒發“吉打州政府中學華文教師長期服務獎”。
社企謝師恩計劃是在2023年啟動,承諾自2024年,連續10年發放“獨中教職員長期服務感恩金”,作為民間回饋獨中教育貢獻者的實質支持。
首屆謝師宴去年在巴生濱華獨中舉行,共頒發291萬7500令吉給548名受惠者;本屆(2025年)的受惠者,則增加至601人,總額達到360萬6000令吉。
活動上,吉華獨中董事長李斯仁和雙溪大年新民獨中署理董事長王梓再,也各捐獻5萬和10萬令吉,支持社企基金。
601位教職員受惠者,分別是柔佛195人、砂拉越84人、霹靂73人、吉隆坡60人、沙巴61人、森美蘭44人、檳城30人、雪蘭莪23人、馬六甲23人、吉打7人和吉蘭丹1人。
本屆的謝師宴,社企基金打造的“師恩館”,也增加虛擬現實眼鏡(VR)功能,讓教師通過虛擬現實(VR)方式,沉浸式走進一個為他們而建的“記憶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