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檳島

報紙

輪椅

跛腳

文 文 文

跛腳叔形影不離推輪椅賣報 “我不苦,她是我媽媽”

每逢傍晚時段,在光大麗雅路左側行人道上,總能看見黃有福與黃織美二人身影,前者手拿報紙售賣,後者則坐在輪椅靜候,待買賣結束後,再一同回家。
黃織美與黃有福的母子感情深厚,黃有福去到哪都會帶上媽媽,兩人總是形影不離,相伴相隨。
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黃有福一瘸一拐地推著媽媽,越過馬路。
下午時分,黃有福和黃織美便會來到報館辦事處,領取當天要售賣的報紙。
這藍色桶裏裝著的是倆母子的幹糧,餓的時候可以吃一口。
+10

(檳城11日訊)每日傍晚的光大麗雅路紅綠燈路口,總能看到溫暖人心的一幕,一名男子一瘸一拐地推著上的老媽媽,向等候紅綠燈的摩哆騎士、轎車司機耐心地兜售手中

直至夜幕低垂,母子倆再往住家方向緩緩走去。

他們是69歲的黃有福與88歲的黃織美,雖無血緣關係,但勝似親生。黃織美是黃有福的養母,也是他口中“唯一的媽媽”。

他倆接受《中國報》記者訪問時,黃有福雖然不善表達,卻總是掛在嘴邊:“天大地大,母親最大,沒有媽媽就沒有我”,簡單的話語裏,藏著最深的感恩。


(本報楊瑞榮攝)

黃織美與黃有福的母子感情深厚,黃有福去到哪都會帶上媽媽,兩人總是形影不離,相伴相隨。
黃織美與黃有福的母子感情深厚,黃有福去到哪都會帶上媽媽,兩人總是形影不離,相伴相隨。

而孝順的他即使行動不便,但無論去到哪,都會帶上養母,兩人也總是形影不離,相伴相隨。

“推著,和媽媽外出散步喂鴿子,早已融入我的日常之中,一點也不麻煩,不辛苦。”

他解釋,數年前母親於廁所不慎滑倒,往後經常感覺雙腳乏力,出行更需依靠代步,因擔心其健康安危,深怕同樣意外再次發生,便索性去哪兒都會帶上她。

黃織美坐在一旁附和說,老人家跌倒可大可小,這也是兒子特別不放心讓她一人在家的原因。

“我那時滑倒,兒子聽到聲響,連忙趕來廁所把我扶起來,我們兩個就抱著哭……”

語畢,她雙手合十,兩眼望向天空說:“感恩老天,讓我遇到一位這麼孝順的兒子。”

路過此處的駕駛人士,不少皆會按下車窗購買一份,或甚至直接把錢遞到黃明福手上,叮嚀對方將其收好,同時婉拒領取

其中一位路過的巫裔摩哆騎士,將10令吉現款交給黃有福,接過一份中文便匆匆離去,一個小小舉措卻盡顯溫情。

每逢傍晚時段,在光大麗雅路左側行人道上,總能看見黃有福與黃織美二人身影,前者手拿報紙售賣,後者則坐在輪椅靜候,待買賣結束後,再一同回家。
每逢傍晚時段,在光大麗雅路左側行人道上,總能看見黃有福與黃織美二人身影,前者手拿報紙售賣,後者則坐在輪椅靜候,待買賣結束後,再一同回家。

忘了收養理由 如今有兒相伴

黃織美已記不得是什麼原因,促使其下決心收養兒子,隻記得的是黃有福在10多歲時,便和自己住在一起,她欣慰當初的決定,使如今無依無靠的二人有彼此作伴,不必獨自孤苦伶仃度日。

她說,養子其實是朋友的孩子,當時因為自己年輕且有穩定收入,便把養子接過來收養,沒成想一晃幾十年光陰就這麼過去了。

“我兒子人很好的,即便知道是養母,還依然把我當親生母親般照顧,非常愛惜我,尤其在我行動不便之後,也沒有嫌棄並照料起我的飲食起居,所以我非常感恩。”

從交談中,可發現黃織美在三言兩語之間,總是夾帶親切笑容,或許是受這股精神感染,黃有福也和母親一樣,常常以樂觀姿態示人。

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黃有福一瘸一拐地推著媽媽,越過馬路。
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黃有福一瘸一拐地推著媽媽,越過馬路。

每天賣70至100份

黃織美與黃有福目前居住在四條路,每天早上起身後,兒子便會推著坐在上的媽媽,出門遛達散步,並於下午時分到報館辦事處,等候預訂的夜報送達,一般會領取70至100份

拿到,黃有福便當場進行點算,再悉數裝入備好的塑料袋,由黃織美接過後,兒子就一瘸一拐握著把手,推著媽媽步行10多分鍾到頭條路,越過紅綠燈抵達目的地(麗雅路),開始買賣

在空閑間隙,他會拿起掃帚清理地面,儼然將該範圍視作“自家店鋪”般,認真打理。

完事後,兩人會在回家的路上購買食物,結束一天的生活。

下午時分,黃有福和黃織美便會來到報館辦事處,領取當天要售賣的報紙。
下午時分,黃有福和黃織美便會來到報館辦事處,領取當天要售賣的報紙。

隨遇而安 雨天也無懼

黃有福自小學二年級時就離開新江小學,輟學去當童工,他在約17歲起在喬治市一帶賣,之後每日往返檳島與北海兩地。

詢及黃有福每天在街上售賣,加上母親行動不便,若遇上天不作美會有何對策時,隻見他樂觀的說,自己從不擔心這些問題,並相信隻要有付出,就會有收獲。

“如果那天真的很大雨,我們會就此作罷,不過好些時候,會遇到有善心人士,直接買下剩餘所有,讓我們可以提早回家休息。”

他很小就出來打工幫補家用,從中了解到想要有收獲,就必須腳踏實地付出,這也是為何,即便買賣利潤不高,還是依舊風雨不改,堅持每日“開工”。

“要想著明天會更好,有很多顧客上門買,有時顧客零錢不足,我也照樣(賣)給他,有來有往,就會有收獲。”

這藍色桶裏裝著的是倆母子的幹糧,餓的時候可以吃一口。
這藍色桶裏裝著的是倆母子的幹糧,餓的時候可以吃一口。

曾做幫傭 練就流利英語

黃織美敘述自己從10多歲起,便在浮羅池滑一棟澳洲夫婦居住的住宅,看顧其3名孩子,包括家裏衛生打掃到一日三餐,都由她一人包辦,因對自己的工作有著嚴格要求,而深得雇主器重。

她說,自己從來沒有上過學,卻因為曾替洋人家庭做幫傭,而練就一口流利英語。

“任職多年來,直至(雇主)退休回去澳洲前,他都沒有請過別的幫傭,也很放心將家裏交給我打理。”

她說,自己正是在耳濡目染下,熟悉掌握英語,並和他們一家建立深厚感情,以致雙方離別時,都非常不舍。

對沒機會上學的黃織美而言,英語作為一門優美的語言,自己卻可以熟練運用,感到頗有成就。

她說,當時一周工作6天,她也和雇主同住一個屋簷下,到了星期日的休假日時,就會回到位於北海的住家,陪伴兒子。

“那是我向政府申請的廉價屋,隨著數年前有關地契被人騙去,對方還借機更換了門鎖,我們才搬來四條路居住。”

在等候紅綠燈時,黃有福的腳因酸痛而短暫跪在地。
在等候紅綠燈時,黃有福的腳因酸痛而短暫跪在地。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報紙

輪椅

跛腳

相關文章

坐輪椅環遊世界 印度青年 跨越1萬公裏

◤6州選舉◢ 他們行動不便 也一樣來投票了!

窮人悲歌!一家三口皆殘疾 丈夫中風臥床 妻子拄拐行動 侄女輪椅代步

孝子推輪椅送殘疾母複診 冒險路上來回走 超過2小時

◤新冠肺炎◢ 清潔女工 出院逾月 仍離不開氧氣機

◤新冠肺炎◢ 賴國平:成立服務隊 需求病患可借氧氣機輪椅

人氣瀏覽
Icon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