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11日訊)威省周六接連發生兩宗涉及化學材料的貨倉火災事故,面對高度危險環境,多地義消隊奔命救援,亦呼籲當局加強義消的訓練與裝備,提升整體應對化學品災害的能力與安全性。

威省周六接連發生兩宗涉及化學材料的貨倉火災事故,多地義消隊疲於奔命救援。
大山腳區自願消防拯救隊總會總會長吳吉錕受訪時說,盡管總會屬下的義消隊,在多年前曾接受過關於化學物品火災應對的基礎培訓,但內容淺顯,且已多年未再有這類訓練課程。

他呼籲政府相關單位,為義消隊提供更多這類訓練,以強化處理特殊火災情況的應變能力,並保障前線義消隊員的人身安全。
他也認為,義消隊的個人保護裝備仍有提升空間。相較政府消拯隊,義消隊缺乏齊全的裝備,尤其是空氣呼吸器設備仍屬不足。
“目前隻有部分義消隊配備空氣呼吸器,而且數量有限;因此,我們希望能夠獲得更多設備,以保障義消隊員的安全。”
另外,吳吉錕補充,根據現有程序,義消隊抵達火災現場後,需先向政府消拯單位報到,並遵循其指示行事,確保整體救援行動的協調性與安全性。
威省周六一連發生兩場大火,火魔先於下午1時11分左右,拜訪威中峇冬丁宜路德固工業園(Taman Industri Teguh )後方的一間油漆原材料貨倉,導致3名尼泊爾籍工人受傷,火勢持續近7小時才完全撲滅。
第2場火災於昨晚10時許,在北海雙溪羅甘一間床褥製造廠倉庫發生,倉庫外一輛轎車遭倒塌建築壓毀,所幸沒有釀成人命傷亡。
兩場火災發生時,皆傳出爆炸聲響。根據檳州消拯局的文告指出,上述兩間失火倉庫內可能存有化學材料。
陳瑋傑:一天奮戰逾10小時
武拉必自願消拯隊前線隊員陳瑋傑,從周六(10日)下午1時參與大山腳火災的救援工作至傍晚6時結束,不久後又接獲北海火災通知,從晚上10時15分奮戰至周日(11日)淩晨12時30分,足證義消隊員全天候待命。

隸屬武拉必自願消拯隊的陳瑋傑,一天兩場火災奮戰逾10小時。

他受訪時說,一天內出動應對兩三起火災並不罕見。他曾參與一場位於威南回收廠的大火災,滅火行動持續超過10小時。
陳瑋傑也是大山腳區自願消防隊總會總務,他指出,由於專業訓練不足,義消隊抵達火場時,都會先了解是否具有爆炸風險,並保持安全距離。
他坦言,義消隊的空氣呼吸器不足,若涉及化學物品的工廠或倉庫失火,他們多數在外圍協助,待政府消拯單位評估現場安全後,才進一步支援。
“此外,隊員對化學品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所知不多,一般會佩戴口罩防護,並聯係民間救援組織提供技術與醫療支援。”
吳吉錕:電線老化成隱憂
吳吉錕強調,許多大型工廠或倉庫發生火患,往往肇因是電線老化或短路。
他建議,無論是工廠丶商店丶貨倉甚至住家,皆應定期檢查電流係統,避免潛藏的電力安全隱患。
“此外,許多場所隨意加裝插座,造成電流負荷丶超標,這些行為都極可能成為火災源頭。”
他特別提醒,含有化學材料等易燃物品的儲存地點,務必提高安全標準,避免因管理不當而引發災難。
另外,陳瑋傑也呼籲高風險工業場所應在建設階段,考量滅火所需的水源與水壓,確保一旦發生事故,可迅速有效進行滅火。
報導:陳明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