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5日訊)理科大學成功研發一種可保留舌癌患者器官功能的新療法,並在2025年歐洲放射治療與腫瘤學會(ESTRO)的年度大會中榮獲國際殊榮,其研究成果也躋身全球前5%最佳行列。
根據“馬新社”報道,該新療法,是由理大副教授阿帕蘭奈杜博士及其團隊共同研發,其英文簡稱為“HyBIRT”,而前者是在奧地利維也納所舉行的年會上,取得上述榮譽。
該團隊通過呈現其論文摘要,即用於舌部鱗狀細胞癌的HyBIRT治療技術:全球首個人體前瞻性研究,一並獲得“最佳論文摘要獎狀 ”(Top-Scoring Abstract Certificate),擠入全球前5%的優秀摘要研究成果之中。

其餘協助研發HyBIRT治療技術的團隊成員,包括理大副教授兼耳鼻喉科醫生尤斯裏慕沙、 副教授兼醫學物理學家紮裏、口腔外科醫生阿末法魯羅茲,及腫瘤科醫生賈斯敏。
該校指出,這項來自國際學界的肯定,反映學校在癌症治療研究領域的顯著地位,尤其在近距離放射治療(brachytherapy)方面。
“與此同時,理大還是全球少數,獲得荷蘭近距離放射治療專業機構,BrachyAcademy認證為頭頸部癌症近距離放療的卓越高等學府之一。”
此外,上述治療方式,亦成功推動本地在近距離放療,與放射治療方面的臨床發展,為大馬醫療科技領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