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6日訊)檳州元首敦南利達立說,因應時下需求,i-Sejahtera計劃應以更具針對性與包容性的方式,持續下去。
他說,州政府應優先幫助真正有需要的群體,並引入更可持續的賦權替代方案,如技能培訓與微型援助。








“這種方式不僅能減輕負擔,也為人民創造自立空間,提升他們的社會經濟地位。”
他今日在第15屆第3季第1次州議會開幕儀式上,發表施政演詞時,這麼指出。
南利達立說,去年,州政府通過i-Sejahtera計劃,共撥出5054萬令吉,惠及超過28萬633名受益者,展現州政府不分年齡、身分與背景地提升全民生活。
他呼籲州議員們繼續貼近民心,將州和人民的利益淩駕於一切政治考量之上,並守護檳城的完整性,免受任何可能破壞大家共同進步與福祉的勢力幹擾。
南利達立在本月1日出任第9任檳州元首,這是他首次在檳州議會,發表施政演詞。
他承諾將承擔起此責任,秉持國家精神,捍衛聯邦憲法與州憲法的尊嚴,以實現人民的期望,並推動檳州邁向更大進步。
他也感謝第8任州元首敦阿末弗茲,為檳州做出的卓越貢獻,指其功績將永載人心。
開幕儀式出席者包括檳州首長曹觀友、檳州立法議會議長拿督斯裏劉子健、一眾州議員及政府機構官員等。
22萬可負擔房屋目標 已達76%
南利達立說,目前,在“我的珍珠房屋”下,已達成其2030年前建設22萬單位可負擔房屋目標的76%,值得嘉許。
他也歡迎中央政府也推動城市翻新法案,他也期望,州政府與中央密切合作,優化中央土地資源,加速發展可負擔房屋及城市翻新計劃。
南利達立說,永續供水是民生與發展的關鍵,檳供水機構預計今年投資11億8500萬令吉,以落實“2030供水應急計劃”,現階段已有4項主要項目準備繼續推進。
他說,長遠來看,霹靂輸水計劃將滿足至2050年的用水需求,並惠及北霹靂及檳州的吉輦綜合綠色工業園。
他說,在本次議會會議上,將提呈兩項新的法案,即檳城水源管理法案,以及檳城水源機構法案,以強化州內水資源治理。
矽島填海工程進度6.5%
南利達立說,檳城矽島填海工程進展順利,截至今年4月25日,已完成近150英畝的填海作業,在總面積2300英畝填海面積中,已完成6.5%。
他說,2023年9月開始填海的上述項目,無疑將進一步鞏固檳城,作為國家經濟主要驅動力之一的地位,並加強檳州在國家發展中的角色。
他促請中央政府,考慮批準第一泛檳島大道(PIL 1)計劃,以有效緩解檳島的交通問題。
“州政府已在第13大馬計劃第一滾動計劃中提出此申請,並正等待中央政府進一步審批。”
他也感謝中央政府持續支持檳州各項大型項目,包括柔府至雙溪賴高架大道計劃、檳城輕快鐵(LRT)珍珠線項目、霹靂–檳城水供計劃,以及檳城國際機場擴建工程。
緬懷已故前首相敦阿都拉
南利達立在發表演詞時,哀悼緬懷已故前首相敦阿都拉的貢獻與偉大付出,並感謝檳州政府將峇都交灣桂花城大道,易名為敦阿都拉巴達威路,這不僅是象征性的致敬,更體現人民對其領導貢獻的深切感念。
“這項舉措不僅象征著一份敬意,更體現出我們對已故領袖在國家建設中,尤其在推動對本州極具影響力的戰略發展方面,所做貢獻的深切感激。”
“願他的名字繼續在檳州曆史的篇章中綻放,並牢牢銘刻在人民心中,永遠被世人感念與尊崇。”
另一方面,柏淡區州議員拿督斯裏禮查馬力肯,在未請假情況下,缺席檳州議會。
檳州立法議會議長拿督斯裏劉子健在休會後受詢時說,周五(16日)確實未見禮查馬力肯出席州議會,而對方也沒向他請假。
農業地有限 科技協助創鼓舞成果
南利達立說,盡管檳城的農業用地有限,但在高科技、創新與戰略合作的引領下,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
他說,州政府推動智慧農業項目如“蔬菜工廠”、PERDA農業科技園及柏淡的Napier項目,同時推動永續食品生產園(TKPM)與農業園區,鼓勵青年與私人界參與農業。
他說,漁業方面,2024年漁獲量達3萬9046噸,展現持續複蘇的成果,應繼續推廣科技與認證(如MyGAP),以維護該產業的永續發展。
他指,“榴梿穀@湖內”展示農業增值如何成為旅遊與社區經濟的雙贏模型,未來可作為整合農村發展的參考典範。
“我深信,在持續政策推動與包容性策略下,檳城不僅能在工業上有輝煌成就,更能在糧食安全及強化鄉區經濟方面方面,取得平衡。”
檳2040結構大藍圖 正進行檢討
南利達立說,檳城仍是全國6大主要經濟體之一,共同貢獻全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高達7萬2586令吉。
他說,國際貿易方面,檳城2024年的總貿易額達7881億令吉,同比增長11.6%。
“2023年,檳城經濟增長3.3%,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1160億令吉。其中服務業(占48%)和製造業(占46.5%)為主要驅動力,使檳城經濟具備更強的韌性以應對全球不確定性。”
他說,檳州2040結構大藍圖正進行檢討,重新審視原有2030結構大藍圖政策,也將進一步強化,使其與檳城2030願景保持一致。
“這是確保州發展持續性、應變性與包容性的關鍵步驟,符合人口結構與當代發展的變化。”
檳城矽設計@5km+ 帶來優質就業及全球投資
南利達立說,州政府推動的“檳城矽設計@5km+”,對提升IC芯片設計產業及半導體生態係統具深遠影響,例如芯片設計園區、設計學院及科研孵化中心,將帶來優質就業和全球投資。
他讚賞州政府,通過GBS工業學院與STEM人才藍圖所推動的高技能人力資源發展,確保檳城人才持續保持競爭力。
另一方面,南利達立說,在州政府撥款600萬令吉下,今年已有兩座清真寺竣工,即Masjid Papan Kampung Pertama和桂花城清真寺。
“目前也有多項清真寺建設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
他說,同時,位於峇都交灣桂花城的KITAB智慧城市校園項目,也是一項具有長遠影響的大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