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6日訊)檳城消費人協會主席莫希丁阿都卡迪與大馬自然之友米娜詩拉曼指,全國共累計2361隻野生動物死於車禍,呼籲政府與非政府組織采取具體行動,保護馬來西亞日益減少的瀕危物種。
配合每年的“瀕危物種日”,兩大非政府組織今日聯合發文指出,大馬是亞洲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逾2000個特有物種,但因森林砍伐丶道路建設丶環境汙染丶偷獵與非法貿易等活動下,生物多樣性愈發減少,包括馬來虎數量低於150隻,馬來貘丶婆羅洲猩猩丶亞洲象及黑鼩鼱等也瀕臨滅絕。
他們指出,自2020年起,共有2361隻野生動物死於車禍,包括老虎丶豹子丶貘和大象,凸顯經濟發展對動物棲息地的破壞。

“人類活動不應威脅其他生命的存在,政府應優先保護和修複棲息地,並建設動物走廊,以減少人獸衝突。”
他們促請政府通過憲法,加強森林保留地和生態係統的保護,將相關教育納入學校與駕駛課程,提高對動物路殺問題的認知。
“目前的人獸衝突管理指南,隻專注緩解問題,並未根本解決土地使用丶動物遷徙和氣候變化等挑戰;偷獵與路殺也已威脅到野生動物走廊的成效。”

他們強調,應納入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由原住民與林區社區參與調解野生動物的管理的衝突,及科研單位應加強動物族群與基因監測,使用導航係統與生物聲學等科技輔助追蹤,強化保育策略。
他們強調,環境惡化不再隻是道德議題,而是人類生存的警號。政策與基建改革必須以生態係統保育為先,不應再為經濟利益犧牲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