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2日訊)檳州青年及體育丶衛生委員會主席魏子森指出,截至2024年,全檳共有6781名兒童在政府醫院接受語言或言語障礙治療,但州內語言治療師僅有7人,導致平均等候時間高達205天。
魏子森今日在檳州議會答複武拉必州議員王麗麗提問時指出,為了紓緩治療資源緊張,檳州衛生局兒科部門已啟動一項行動計劃,培訓家長成為治療協助者,在家中持續進行部分複健訓練。
“衛生局也持續舉辦各種家長工作坊與訓練課程,協助家長掌握基本治療技巧。”

他透露,州內特殊需求兒童人數逐年上升,從2021年的4547人增至今年的6165人,令治療需求持續飆升。
他說,州衛生局已多次向衛生部申請增聘語言治療師,但至今仍未獲得批準。
“為了緩解等候時間,州衛生局也建議與私人醫院合作,希望借助私人資源提升整體治療效率。”
至於私人醫院收費上漲課題,魏子森指出,州政府目前未進行相關研究。
他解釋,根據1998年私人保健設施與服務法令及其附屬條例,政府僅監管“專業費用”,例如專科醫生或手術費,其他收費項目則屬醫院內部決定。
“不過,對於低收入群體而言,政府醫院的收費並未調整,仍維持現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