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大年22日讯) “7个月要如何清完百万库存?其中3间门店才开业数个月,就要面临关闭!“
吉州政府宣布明年全面禁止售卖电子烟,引起电子烟商家不满,觉得政府给的7个月,实在太仓促。
在双溪大年经营6间门店的业者黄先生受询时指出,其首家门店自2015年开始营业,今年扩大业务,增加3家门店,也投入资金装修和进货,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新门店才经营数个月,如今就面对关闭风险。
他说,所有门店的存货达逾百万令吉,难以在短时间内清空所有库存,况且在这期间还要同时另谋出路,面对转型压力,州政府给予的7个月期限根本不足。

“我目前可以想到的方案,是将库存转卖给外州商家丶或到外州开设门店,最重要是把这些库存清完。”
“州政府的这个(禁售电子烟政策)宣布,令商家措手不及,尤其是我们这些门店业者,多是年轻人创业。”
“除了影响家庭生计,有人甚至是靠贷款开店,生意还没回本丶贷款还没还清,就要面临结业的命运,那么剩下的贷款谁来还?”

他说,州政府以市面上出现掺杂毒品的电子烟出台禁电子烟政策,但他认为问题根源在于毒品,而非电子烟。
他认为,即使全面禁止电子烟销售,也无法真正解决毒品问题,为何还要让合法业者受到牵连?
“吉打州预计有200至300间电子烟门店,还有工厂和批发商等,全面禁止影响很大。”
他希望州政府重新审视该政策,允许商家继续营业,并建议政府采取更有效的监管措施,而不是一刀切地全面禁止电子烟销售。

传统香烟也有害 为何不禁?
电子烟门店经理祖海里质问,吸食电子烟后出事的根源是毒品,为何禁止电子烟?
“如果政府以健康为由禁止电子烟,那么同样对健康有害的传统香烟是否也应该一并禁止?”
他说,所任职的电子烟门店,一直遵循政府制定的标准作业程序,包括严禁出售给18岁以下的未成年者,也不敢冒险在产品中添加任何违法成分,因为一旦被执法单位查获,后果将非常严重。
“很多掺杂毒品的电子烟都是来自非法渠道,政府应将重点放在打击这些非法来源。”
“与其全面禁止电子烟,我更希望政府能够加强监管措施。就算执法人员每周到店检查,我们也愿意配合。”


换电子烟後节省很多
电子烟门店员工山姆说,吸食电子烟的人很多,几乎抽传统香烟的重度烟民转为抽电子烟,以减少对传统香烟的依赖,有者转为电子烟多年,并没出现任何问题。
“我过去是重度烟民,每天至少抽两盒香烟,每盒15令吉,改为电子烟后,烟瘾受到控制,10令吉的2毫升电子烟油,可以使用三天,开销减少不少。”
他说,在获悉禁止售卖电子烟也感到焦虑,担心生计受到影响,毕竟还要负担妻子和一名孩子的生活。
“我的老板除了经营电子烟生意,也有涉足承包工程和汽车维修领域,希望可以被安排到这些单位工作。”
他透露,该店的顾客群,有6成为华裔。

罗炜家:禁令防止青少年染毒毁前途
峇甲亚兰区州议员罗炜家指出,电子烟在我国市场发展大约只有10年,趁目前尚未全面渗透至非烟民群体,是实施禁令的最佳时机,避免未来更难管控和衍生更多社会问题。
他说,过去已有不少新闻报导提到年轻人因吸食电子烟导致健康问题,他担忧若不及时采取行动,电子烟将成为青少年染上毒品的开端,毁掉原本大好前途。
“作为一名父亲,我不希望看到孩子放学后回到家里,在房间里吸电子烟。”
他直言,目前已有部分未成年者使用电子烟,担忧未来一旦有了经济来源,可能会转而吸食更具依赖性的物质,甚至陷入毒品的深渊。
“为了下一代,我赞同禁止电子烟政策,但建议州政府设立1至2年的宽限期,让业者有足够时间逐步转型,减轻经济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