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脚9日讯)槟州地方政府及城乡规划委员会主席方美铼说,获得槟州环境局执照运作的电子废料处理厂,在威中县共有24间,也是全槟最多的地区。
“其次是威南县3间,威北县和槟岛西南县各有2间,东北县则无。”
他说,环境局在每年的每个季度,都会检查上述工厂,以确保合法运作。

他在第15届第3季第1次槟州议会,书面回复马章武莫区州议员李凯伦的提问时,如是指出。
方美铼说,槟州环境局是主要负责管理受管制废料,包括电子废料(e-waste)的机构。该局对1972年环境素质法令(127法令)阐明的相关受管制废料,进行监管、审核及发放执照、展开执法和推动公共教育。
“为确保电子废料的处置过程合法及受管制,电子废料处理厂必须获得槟环境局所发出的合法执照,且须遵守让该局定期检查,以及把资料呈报至废料丢弃电子系统(eSWIS)。”
他说,违反127法令的工厂,将被采取各项对付行动,包括发出指示通知书、开罚单、扣查设备、扣押物品(受管制废料),及将违法者提控上庭。
“槟环境局会对电子废料处理厂,展开持续性的执法行动,自2021年起,已发出15张指示通知书、4张罚单,以及6宗开档调查。”
他说,上述行动显示执法当局严正看待及关注相关工厂的运作,确保环境和生态系统不受污染。
采数策略确保业者守法
方美铼说,为确保受管制废料安全及遵守环境素质法令,环境局采取数项策略,确保工厂守法。
“该局规定所有处理受管制废料的工厂,必须登记以获得发出特别执照,以便当局能掌握数量、种类及工厂的处理方式。”
他说,环境局也会定期实地审核确保业者守法,包括突击上门检查,避免业者背后操纵资料或进行不合法的废料处理活动。
“此外,透过eSWIS系统的使用将能掌握所有处理活动,包括到工厂抽样化验、执法对付,及为业者举办工作坊,以提高安全处理受管制废料的意识。”
他强调,槟州政府通过环境局,透过落实政策、行动蓝图和焦点项目,致力于加强受管制废料更全面及永续管理。其中包括2016年6月1日推出的源头垃圾分类政策,2030年槟州废料管理地图等,放眼2030年把循环率提高至70%。
他说,州政府同时也引进新技术管理州内的固体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