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12日讯)槟州社会发展及福利委员会主席林秀琴说,孩子往往只希望被支持,一句不经意的否定,可能就此熄灭他们追梦的勇气。
她更分享一段育儿故事:某次孩子在车上唱歌,丈夫一句“你识咩?”让孩子瞬间沉默,她则立刻打圆场鼓励孩子,帮助他重拾信心。
她说,尽管她在行政职中经常接触家庭与教育议题,但“赏识教育”在本地仍属较冷门概念。然而她深信,若家长能正确实践赏识教育,将有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认同。

“赏识不是盲目赞美,而是有智慧地发掘孩子优点,在对的时机给予肯定与引导。”
林秀琴日前出席国际行知赏识学会(槟城分会)在槟城锺灵独中小讲堂,主办“如何以赏识替代吼叫”讲座时,致词时这麽说。该讲座吸引约60位家长及教育工作者踊跃出席。
国际行知赏识学会会长曾桂安指出,面对AI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的不仅是学术优等生,而是具备情感力丶跨领域思维丶创新能力与道德责任感的全方位人才。
“可惜的是,许多孩子从小沉迷于手机与荧幕,被动接受刺激,这种状态犹如21世纪的‘鸦片战争’,极大削弱孩子的专注力丶创造力与竞争力。”
他强调,家长应主动协助孩子培养阅读习惯,启发左右脑全面发展,建立思维力与抗挫力。而赏识教育的核心价值正是“允许失败”,因为失败是成长的起点,是最好的学习养分。
“赏识教育不是追求完美,而是看重努力丶肯定过程。”
他指出,当孩子犯错时,若能给予理解和引导,他们将从中学习;反之,若只用吼叫和责骂,只会摧毁信心,让孩子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