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13日讯)苹果丶橙与梨等进口水果,作为华裔在拜神祭祖时常见的供品之一。随着政府即将对进口水果徵收5%的销售与服务税(SST),将可能对使用大量水果作为祭品的华人庙宇,带来额外的开销压力。

《中国报》记者昨日走访槟岛市区2间华人庙宇,庙方代表受访皆表示,除了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其他当遇上一些重要节日或神明诞辰时,也需额外添购水果作供奉,这亦是一笔固定开销。
其中一间庙宇管理单位人员指出,为控制日常开销,庙方将会实施最高预算限制,管控制每月购买水果的费用。

苹果丶橙与梨等进口水果,是华人庙宇供奉神明的必备日常食品之一。

槟城海珠屿(五属)大伯公庙会长胡欣桦说,就其位於大伯公街的行宫福德祠,每月水果开销就要约260至300令吉,若碰上伯公诞及关公诞等重要节日,该月开销则会上升到500至700令吉。
她说,该庙每月至少会供奉神明两次,即农历初一及十五各一次,每次通常会购买30多个水果,包括苹果丶橙,与梨等,1次开销约130令吉。
“若是伯公诞,一次就会用上整百个水果。”
她说,进口水果征收销售税,必然会担心这些成本,最後将转嫁至消费者身上,但庙宇一直以来都用水果供奉,所以就算零售价格上涨,也是没办法的事,只能继续消费。
她发现,从今年起至今,该庙每月购买水果费用,皆有逐步上涨现象,对此她将实施最高预算顶价,以进一步控制开销。
武帝庙不打更换供品
乔治市武帝庙执行秘书李美丽说,该庙每月用於供奉神明水果的费用,大约是在百余令吉。
“我们每月供奉两次,只针对水果的开销,每次大约花费80至90令吉不等,相信即使进口水果起价,影响应该不大。”
她说,供奉的水果,一样是以苹果丶橙,与梨为主,目前暂时没有更换供品的打算。
她也说,该庙长期与同一家水果供应商合作,因此价格较为稳定,变动幅度不大。
善信人头访
陈慧美(保险业,47岁)

我每逢初一十五或特定节日都会买水果拜神,和一般家庭一样,主要使用苹果和橙等一些进口水果作为供品。这些水果对我来说是拜神时的必需品,即使价格上涨,我还是会照常购买,毕竟拜过後家人也会一起食用。
而且,拜神所需的水果数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减少。
通常来说,比较适合用於拜神的本地水果只有黄梨和香蕉,但也不能完全取代一些进口水果比如苹果和橙。若进口水果被征收SST而涨价,或许会考虑多买一些本地水果作为供品,但主要还是会使用进口水果。
现在的进口水果本就不便宜了,它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价格也有差异,只能从中挑选价格相对合理的。
林国雄(退休人士,59岁)

拜神讲究的是一份诚心,使用什麽供品都没问题。只要心意到了,选择什麽水果其实都可以。如果以後进口水果真涨价太多,我可能会考虑改用本地水果。
一般人拜神时都已习惯使用苹果和橙,本地水果较少使用,但我认为可以做些调整,最重要的还是心诚则灵。
此外,拜神也不一定只能用水果,还可以改用其它供品,比如寿桃或米糕之类等。
顾国荣(贩商,60岁)

我是南传佛教徒,南传佛教并没有规定在拜神时一定要使用水果,鲜花才是主要供品,只有特定大日子才会使用水果。不过,我平时在家里拜神时,还是会用到橙和苹果等水果。
但整体而言,对我影响不大,因为家里人口不多,即使使用进口水果拜拜,也不需要买很多,所以我还是会维持现有做法。
报导:谭永亮丶陈明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