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4日讯)槟城港口有限公司(PPSB)总执行长拿督沙西达兰说,港口公司已初步同意,轻快铁桥主跨的垂直净空高度可设在60公尺至62公尺之间。
“我们要求主跨必须至少有600公尺,这是确保船只安全通行的最低标准。我们可能需要在该区域永久驻守拖船,以降低风险。但每天的费用大约是1万令吉,这笔钱谁来负担?”
他接受《星报》访问时说,若要达到600公尺的主跨,所需的桥塔结构可能会与槟城第一及第二大桥的高度相当。

“这些桥梁结构,可能会干扰北海皇家空军基地的飞行航道。”
据了解,轻快铁预计全长约4公里,除了铁道,还计划设有跑步及自行车道。
对此,沙西达兰说,槟港口不反对发展,也非反对兴建轻快铁,但这项计划必须进行全面的海事风险评估、航空审查以及其他相关研究。
根据《星报》报导,槟城计划提升公共交通及道路基础设施,特别是连接槟岛与大陆之间的交通时,却面对空间不足的重大问题。
拟议中的两条跨越槟威海峡新通道,可能会导致港口作业空间受到挤压。
同时,如果位于北部的第三座道路桥梁及位于南部的拟议轻快铁(LRT)桥梁同时建成,将会“夹住”北海北岸箱运码头(NBCT)及瑞典咸码头(SPCT)。
这两条跨海连接将会穿越船只进出港口的航道,限制大型船只如货柜船及邮轮的航行空间、高度以及安全转向的范围。
空间有限下槟如何发展?
沙西达兰形容,港口面对的问题,也是关乎槟城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该如何持续发展。
他说,他目前最大的“头痛”问题,是从槟岛新关仔角道通往威省峇眼亚占的第三座桥梁,而该计划最初原本是设想建设一条海底隧道。
“船只至少需要100公尺的垂直净空高度。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海洋标志号’(Icon of the Seas)已经有85公尺高。我们必须为未来更大型的船只做好规划。”
沙西达兰说,第三槟城大桥可能需要设计一段长达2000公尺、没有任何桥墩支撑的主跨结构,这将是极具挑战性的工程。这样的设计是为了确保港口作业安全,因为该桥路线正好横跨一条每年有约5000艘船只通行的航道。
他说,规划中的轻快铁桥,将连接槟岛五条路(Macallum Street Ghaut)与北海,虽然不会直接影响港口的扩展区,但仍引发对航行安全及渡轮营运的担忧。
再里尔:已重新调整第三大桥规划
槟州基设与交通事务委员会主席现再里尔说,港口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政府也重新调整第三大桥的规划,以确保北赖货柜码头(NBCT)的扩建不会受到阻碍。

“至于槟威海峡,世界上也有许多繁忙的海峡,如伊斯坦布尔就有三座大桥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每年大约有4万艘油轮、散货船、货船及邮轮通过。”
因此,他强调,槟城并不是在做一件从未有人做过的事”
“这类土木工程壮举在世界各地早已实现。第三大桥的计划距离最终定案还有很多年,我们还有充裕的时间确保能采用最理想的工程方案。 ”
“但我们现在必须开始规划,以确保槟城在未来长期保持全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