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5日讯)“植物园猴子”群体出动在园区附近四处走动索取食物,令部分晨运及休闲民众感到忧虑,三步并作两步,深怕随时遭到袭击!
植物园区州议员李文兴坦言,他长期都会接获公众投诉,指园区猴子数量日增,主要肇因是游客及本地人持续投喂食物,导致猴群习惯性聚集,并不想回到山上自行觅食。
“猴子的活动有季节性,尤其天气炎热时,它们倾向留在曾获喂食之处,不愿自行觅食。”



不过,他认为,只要不挑衅猴子,猴群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因此植物园依然安全,民众无须过度恐慌。
他接受《中国报》电访时说,他曾多次劝导一些固定时间投喂的组织停止行为,但对方坚称“不喂猴会饿死”,根本听不进劝告。
“其实我已向森林局求证,猴子具备野外生存能力,不会轻易饿死,猴患根源是人为造成。”


他说,若喂食者以塑料袋携带食物,猴子也会将“塑料袋”与“食物”联想在一起,若无法取得食物,可能会直接攻击。
对于园区设有“禁止喂猴”告示牌仍无效,李文兴坦言,教育成效有限,违规者稍停后又故态复萌,在这方面,植物园局丶槟岛市政厅及森林局皆有权执法。
对于部分质疑升旗山空中吊缆计划干扰猴群栖息地一事,他强调,该工程目前仅涉及砍伐50棵树,因此不会影响猴子活动范围。
记者走访植物园期间,并未发现任何猴群袭击民众的事件;同时也发现莲花池的亚马逊王莲所剩无几,不少杂质也在水中漂浮丶杂草丛生。



猴群长期索取失觅食能力
首次到槟城旅游的30岁印度游客马杜哈丹说,遏制猴群索要食物的关键在于“别带食物”,因为猴群经过长期索取后,将会逐渐失去自主觅食的能力,开始依赖人类提供的食物并变成“伸手党”。
“这里原本就是它们的后花园,如今已经建成公园,人类非但不能驱逐,反而是我们进到它们的领地。”
他说,在印度凡涉及可近距离接触动物的公园,都会有指定的保安人员在外检查,以免民众或游客携带食物或饮料进入。

“但大马的公园鲜少有落实这样的措施,因此希望有关方面能尽快采取步骤,并查所有访客背包,杜绝所有食物或饮料入内。”
他也提到,他与朋友从升旗山另一边开始登山,再徒步到植物园,山顶上的猴子可以自己觅食,而山脚下的猴子似乎已养成“索求”习惯,这与长期投喂有关。

植物园莲花池塘正进行维修
李文兴说,植物园莲花池塘目前正在进行维修工程,因此令该区域看起来有点杂乱。
他说,清理工程除了维护莲花的生存环境,也能确保水池内不会滋生黑斑纹,以免威胁周边民众或访客的健康。
“这工程主要是确保水池底部的水流顺畅,同时,我已指示植物园当局,务必先处理好池塘的肮脏杂物。”

听听访客怎么说

只要身上没有带着食物或特别显眼的袋子,猴子一般上不会尾随人索求食物。
我长期都会来植物园运动,猴子只会在和人们有眼神接触,或有吸引力强的声响才会跟着我们。
虽然公园内已经有告示牌提醒民众别随意喂食,否则将罚款500令吉,但还是会看到有人偷偷带花生给猴子。

我对登山者,尤其是游客的劝告是绝对不要带袋子,因为身上越多袋子,越容易吸引猴子。
猴子已经养成一种习惯,会跟着身上有很多显眼袋子的人,并认为这些人能够给它们食物。如果最终发现到没有食物,它们可能会发飙,进而攻击人类。
我每天都会来植物园运动,这里有很多条路可以选择,每一条路的周围都会有几只猴子,而这些猴子都会根据季节性出现。

对于猴群到处走动,我们并不感到害怕,只要不展现喂食或有意投喂的态度,这些猴子基本上不会靠近我们。
我们和猴群都会保持较远的距离,只要不过度靠近或激怒它们,不会发生突发状况。

我每周末都会在植物园晨运,最近的猴子数量确实比往常多一些,对于长期在此晨运的我们,不会有太大影响。
有些人就是喜欢喂食,久而久之猴子便开始依赖人类,最后每天只会在山脚下等人投喂。
一般而言猴子不会无故攻击,也很少听过猴子伤人的事件,但抢食物的事情确实曾发生过。